作者:陈园园中国新闻周刊
一场看似平常的友谊赛,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容国团人生的走向,也改变了中国乒乓球项目的历史。年9月7日晚,北京体育馆里灯光明亮,多个位子座无虚席。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贺龙都端坐主席台,观看着港澳联队和中国乒乓球队间的比赛。
中国队派出以王传耀领衔的全部主力阵容,而港澳联队也是高手云集。19岁的容国团作为港澳联队的队长出席,是当晚最引人注目的球员。
从年起,他就蝉联香港公开赛的冠军。北京比赛前几个月,他刚刚战胜了世乒赛冠军狄村。赛前,中国队的队员们都候在场外,期待着一睹庐山真面目。
“皮包骨的瘦高杆,打球能有劲吗?”第一次见到容国团,庄则栋忍不住大呼。
大家眼前的容国团着实没有什么冠军相。小时候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又长期受肺病折磨,容国团一直面黄肌瘦,瘦骨嶙峋,尤其下肢力量差,两条细长的“羊脚骨”,走起路来都让人担心。
“咋看上去容国团的技术也没什么特别,打搓功,东弄一个西弄一个,不像那种大刀阔斧的打法,感觉没什么大将风度”。作为容国团的老队友,丘钟惠对他的第一印象是“相当不起眼”。
随后这个文质彬彬的“瘦高杆”,用球拍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在当晚的比赛中,他将中国乒乓球队的三位核心人物——王传耀、傅其芳和胡炳权纷纷斩落马下,观众报以雷鸣般的掌声。看得旁边的中国队队员也不禁咋舌,“果然不简单”。
其实,这次比赛,不只是一次简单的友谊赛,容国团的心中另有深意。
离开香港
容国团与父母
生长在香港的容国团,早已厌倦了当时香港体育圈的黑暗。在香港乒总会的压迫之下,容国团正处于不得不离开,又报国无门的窘境中。
生性耿直的容国团,与香港乒总会的矛盾由来已久。年初春,香港一年一度的乒乓球埠标赛开战。17岁的容国团代表年轻的“公民队”参赛。赛前,他被乒总会邀到了一个茶楼谈话,要他打假球,以促成南华队蝉联冠军;并允诺送一笔钱作为补偿,容国团当即拒绝。随后的比赛,容国团夺取了男单、男双、男团三块金牌。他在香港声名鹊起,同时也成了乒总会嫉恨的对象,用尽一切手段来排挤他。
年,刚刚在第23届世乒赛上夺冠的日本队访港,为了让容国团出丑,乒总会安排容国团迎战新科冠军狄村。孰料容国团摸清了狄村的套路,以2比0大胜狄村。消息震动了全香港,也传遍了全中国。
年,亚洲乒乓球锦标赛,乒总会在容国团的名字上做手脚,使他失去参赛机会,这更坚定了容国团离开香港的决心。
容国团的父亲容勉之曾参加过“省港大罢工”。受父亲的影响,容国团一直对祖国心怀向往。再者,“当时容国团已染上了肺病。父子俩商量,觉得:只有在国内举国体制的环境下才能一边治病,一边练球。”容国团的夫人黄秀珍告诉记者。
于是,到北京前几个月,容国团就向广东省体委递交了一封申请书,请求报效祖国。当时广东省体委忌惮内地和香港不同的社会体制,又对容国团的肺病有所顾虑,一直未有回应。
随后,容国团借国家队邀请港澳联队回访比赛的机会,展现了自身的实力,给自己回祖国增加砝码。
坐在看台上的贺龙,当即写了一封邀请信,转给广东省体委。年11月1日,容国团接到广州体育学院的入学通知书。
谁也没想到他真能拿冠军
5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体育经过近10年举国体制的锻造,掀起了一波打破世界纪录的高潮。
最先“冒头”的是举重、田径和游泳。举重的陈镜开、赵庆奎、黄强辉,游泳的戚烈云、穆祥雄,女子跳高的郑凤荣接连在一系列国内比赛或与苏联队的比赛中打破世界纪录。那时,连普通工人都能脱口而出陈镜开的“公斤”和郑凤荣的“1米77”世界纪录。而相较之下,乒乓球还被认为是雕虫小技,在中国体育的棋盘中,处于极边缘的地位。
总的来说,中国体育尚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国际环境中,中国运动员创造的世界纪录多数并不被承认。中国运动员需要一次在真正国际化的大赛中取胜,去感受升国旗、奏国歌的荣光。
年,正临新中国成立10周年。贺龙在许多场合都讲过“体育要争取放卫星”“要拿冠军给国庆献礼”。国人对冠军的呼唤显得更加迫切。
由于是副总理亲自点将,从容国团回国第一天起,就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特殊关照”。他当时每月的工资是86.5元,这在运动员中是罕见的。
“几乎每天给他炖一只鸡补身体。而且,特意为容国团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每天早晨慢跑三四百米,不能跑太多,也不能跑太少。不能长时间地练球,每天只要练半个小时,巩固技术即可。”容国团传记《人生能有几次搏》的作者何志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几个月下来,容国团的肺病明显好转,身体也强壮起来。
临近25届世乒赛,按照惯例,年4月,乒乓球队召开新年誓师大会,要求队员们制定各自的奋斗目标。
“大家都有争成绩的想法,但没人敢明确提出夺冠,除了容国团”,在那次誓师大会上,容国团抛出“三年内取得世乒赛男子单打冠军”的目标。“在当时许多中国人看来,真的是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刚刚结束了半殖民地的统治,很多人不敢想冠军。而容国团就喊出了这第一声”,北京体育大学乒乓球教授苏丕仁告诉记者。
容的话一说出,立刻引起下面的一阵骚动。与当时中国乒乓球界提倡的“快准狠”的打法相比,容国团富于变化的球路被认为是“打小路球”,“不代表中国人的打法”,而容国团擅长的发旋转球,则被称作“三脚猫功夫”。“国内这样打法的选手基本上打不上前三名”。
“好多队友就私下议论:这小子真能吹,也不怕把房顶吹破了”,丘钟惠说:“谁也没想到他真能拿冠军”。
“东亚病夫的帽子,是肯定可以甩掉了”
年底起,乒乓球队在北京集训了近一年,这也是运动队大规模集训的开始。
容国团(中)与庄则栋、李富荣、徐寅生等在一起
丘钟惠回忆说,当时的乒乓球队还很不受重视,集训就在北京体育馆练习馆的两侧。“场馆中间是几块篮球场和排球场,两边用铁丝网拦住,我们就在边上训练”。身后是跳跃翻腾的体操队员。
“正练着就有篮球突然飞过来,把球网砸掉或者砸着我们头,后来就习惯了。”
没有运动员宿舍,队员们临时住在工棚改建的平房里,“有一次下大雨,下水道不好,训练完回去,发现我们的床都漂在了水面上”。
在国家队,容国团找来多种打法的陪练,球技进步飞速。经过近一年集训,中国乒协最终确定了11人参赛名单。核心还是老将王传耀。“领导们在容国团身上寄予了很高的希望,但也没想到他会拿冠军”。
年3月21日,中国乒乓球队赶赴多特蒙德。这是中国队在世乒赛上的第三次出场。首度亮相是在年,两次参加世乒赛,男队最好成绩是第一级第10名,女队第二级第3名。赛前大家纷纷预测,中国队将是这届的冷门制造者。
赛事前半程进行得顺风顺水,男团首次闯入四强。男子单打前八名中也有一半是中国人。贺龙发贺电鼓励,周恩来每天无论多晚都要亲自过问比赛情况。巨大的压力下,在八进四的比赛中,队员纷纷落马,容国团成为“硕果仅存的一颗”。
容国团决赛的对手是匈牙利老将西多。中国人从来没有离冠军梦这么近过,赛前队友们已为容国团准备好了鲜花,藏在挡板的后面。
那场比赛,容国团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中国人小巧和灵活的优势,以剑走偏锋的“小路球”创造了奇迹。“头脑非常清楚,长短左右,把已经36岁,体重磅的西多调动得气喘吁吁,根本发挥不出技术优势。”丘钟惠回忆说。
4局激战,容国团以3:1打败了西多,为中国赢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多特蒙德威斯特代里亚体育馆里国旗升起、国歌萦绕的那一刻成为永恒经典。
“看着国旗升起,我们在场的所有人都觉得东亚病夫的帽子,是肯定可以甩掉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个世界冠军的意义被很自然地上升到了民族崛起的高度。
和国庆并列的大喜事
正值建国十周年,容国团的这块金牌来得恰逢其时,民众的热情空前高涨。
比赛一结束,国内各部门的贺电就已抵达使馆。容国团手捧鲜花、奖杯的照片迅速登上了所有华人媒体的头版。
无意间启动了一个民族情感爆发的阀门,容国团的命运也由此驶入了另一轨道。回国后,这个21岁的年轻人受到了“民族英雄”般的礼遇。
贺龙副总理亲自到机场接机、献花。毛泽东、周恩来多次接见。周恩来将容国团的冠军,和十年国庆列为年的两件大喜事,大笔一挥,将中国生产的乒乓球命名为“红双喜”。每逢外宾来访,容国团更是参加国宴的常客。
以至于有一次,容国团在接受采访时,记者问他见到毛主席的感觉时,直爽的容国团立刻回答:见了那么多次,已经没有感觉了。惊得记者无言以对。
在民众中,容国团也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他成了青年人的精神偶像。各种信件像雪片一样飘向乒乓球队,大多数是决心学习他的拼搏精神,取得更大成功的,也有许多女青年的求爱信。为此,乒乓球队特地设立了看信班子。
“上街经常被人围堵,非要他讲话、签字什么的。”容国团的夫人黄秀珍说。一夜之间,容国团被整个国家捧到了浪尖上。
说起容国团在当时的影响力,老队员都众口一词:“绝不亚于现在的刘翔、姚明”。
为人低调、性格内向的容国团,面对这样的追捧,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一次,容国团和一帮广东老乡去大华影院看电影,一进门,就被人认出,影院经理号召大家统统起立,请容国团讲几句话,再坐下来看电影。容国团觉得这是娱乐场所,不必刻意宣传自己,坚持不肯讲话。局面僵持不下,身边的队友都忍不住劝容国团:你就随便讲两句吧。倔强的容国团仍不为动,最终拗不过他,影院经理只好让大家坐下看电影。
后来每次进影院,容国团都是等开演关灯之后再进去,影片快结束时,赶紧退场。
丘钟惠说,“看到当时的容国团,真的觉得做冠军也不容易”。外出时,墨镜、口罩、低檐帽都是必备的装备。
这个世界冠军,不仅改变了容国团的命运,也从此改变乒乓球项目在中国体育体系中的地位。回国后,中国乒乓球队即成为了国家领导人集体接见的第一支队伍。
容国团夺冠的第二天,国际乒联即决定将下一届世乒赛的举办地放在中国。这是新中国第一次承办的国际性赛事。为了备战,正值困难时期的中国投巨资兴建了工人体育场,从全国各地调集人,展开为期一年的大集训。由此,乒乓球开始和无数的“第一”联系在一起。
在空前的荣誉面前,容国团的心态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些许变化。作为队友,丘钟惠感觉到了这一点:“可能是觉得自己职业生涯一下子到达了顶峰,他后来的训练就没有原来那么刻苦了”。
年,第26届世乒赛在工体举行。赛前,“卫冕冠军”容国团仍被列为第一重点。但在体力和技术上他都难敌正当年的小将们。4年前,容国团富于变化的“小路球”,是出奇制胜的法宝,但冠军之后,技术过多曝光加上乒乓球技术高速革新,“容国团的技术,已经没有多大提高空间了”。丘钟惠说。
在家门口的这次亮相,容国团和队友艰难地拿下了男团冠军,但在单打中早早折戟,取而代之的是有“小老虎”之称的庄则栋。
中国新闻周刊年06期
中国首位世界冠军容国团自杀内幕来源:人民网总理的指示,使有关部门不得不重视。经详细调查容国团的死因,他的遗体在几天后才火化。
中国乒乓球拿了数百个冠军,但是第一个冠军是最伟大也是最艰难的冠军。他就是容国团,一个贡献非凡、聪明绝顶的人。他不仅拿到了第一个世界冠军,而且用智慧和心血为中国女子乒乓球夺得第一个团体冠军。要知道,那时中国女队实力要逊于日本队。可惜,他仓促地离开人世,当时只有30岁。
今年是容国团70诞辰,是他不幸离开人世40周年,明年是他为中国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的50周年。我们不能忘记这位中国乒坛最杰出的英雄。
容国团之死一个人,当他选择离开人间到另一个冥冥世界去的时侯,他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那对亲人的怀恋,对往昔美好岁月的追忆,以及对眼前世界的倦怠,各种错综复杂的感情,都会在心中像潮水般汹涌。
一九六八年六月二十日,从国家体委大楼里走出了一位年青人,他刚刚参加完批判大会,满脸愁云,双眉紧蹙,一双大眼似乎心不在焉地扫视着前方,这种异样的表情并没有引起人们的留意。因为那时,这绝望、憔悴的面孔,在凡有人群的地方都会见到。
他,拖着象灌了铅的腿、迈着沉重的步伐,回到了家里。他留恋地看着这个刚建立三年的温暖的小家。他眷恋贤惠的妻子,疼爱不满两岁的女儿,更牵挂与他相依为命的老父亲。他知道,自己就这样走了,会给家庭带来怎样巨大的悲怆!但,他是个男子汉,又有着十分执拗、甚至过于执拗的个性,一旦选择了一条路,就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他颤巍巍地拿起了笔,用泪、用血、用生命写下了临别的心声:
“我历史清白!”
“不要怀疑我是敌人!”
“请允许我最后一次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
他郑重地把遗书放进自己的口袋,又装进了一条尼龙绳……
妻子黄秀珍回来了。她知道丈夫心情不好,政治风云变幻,她已做好准备,一旦他被拘留,自己也要前去和丈夫一起过“牛棚”生活。她一边想着心事,一边把晚饭端到丈夫面前,一同吃起来。
“今天的会有什么新情况吗?”妻子看了看丈夫的脸色问?
“还不是老样子,总免不了要揪我。”丈夫眼里闪动着愤懑的光泽。
“你怕什么,事实总是事实。”妻子像往日一样抚慰着。
妻子要开会去了。他欲言又止地望着妻子,眼神中蕴含着深情、哀伤和歉疚。因为他决定远行了。他走了。走向遥远的“天国”。他是一个普通的人,却也是一个非凡的人――他为中华民族体育争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是我国体育史上当之无愧的英雄。容国团,你这响亮的名字,曾震憾了多少人的心灵。容国团,你不该匆匆离开你热爱的球台,不该离开你心爱的亲人,更不该舍弃你的青春与生命。走上这一步,到底是为什么?
难道是他意志薄弱?对于一位名人之死,人们总是想把来龙去脉弄清楚,这也是对历史负责任。在那特殊的时代,在众多受凌辱的人中,为什么他偏偏要以死抗争呢?
可是,在人离世前,不会象摄像机一样在大脑皮层留下记录。而那个年月也太黑暗了,别世的人,留下的遗书也只能是经过筛选的话,因为他们还要考虑到尽量少诛连自己的亲属。他们甚至不能象革命先烈那样,在公开的敌人面前,痛快淋漓地倾诉自己的愤恨。在人们印象中,大凡寻短见都是意志薄弱者。其实也不尽然。一个从各国强手的密林中冲杀出来的人,一个代表中国率先登上世界冠军奖台的人,必然有着超人的意志和品格。
容国团是从苦难中崛起的。在五十年代初,在还谈不上繁荣的香港,他十三岁便因生活困难而退学。因肺病折磨得瘦骨伶仃的他,打过杂,搬运过又脏又腥的鱼。在老板的喝斥声中,他没有半点的媚骨。那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周年的时刻,16岁的容国团兴奋地参加了一场庆祝国庆的乒乓球表演赛。鱼行老板暴跳如雷,向容国团发出了警告:“你马上给我写悔过书!”容国团毫不示弱地回答:“爱国无罪,不能写悔过书。”老板再度紧逼:“你要考虑后果。”容国团更是斩钉截铁:“人头落地也不写!”
他果真辞退了工作。鱼行老板自知赌注下错了。他并不看中容国团的力气,他只是为自己的球会少了根台柱子而后悔。老板不得不反过来加薪,求容国团去球会打球。容国团不是为五斗米折腰的人。他一口回绝:“不去!给多少钱也不去,我人穷志不穷。”
年,他怀着当主人的心情回到了大陆。在跨过罗湖桥的第一天,他激动地在日记中写道:“这是我走向新生活的第一天。当我踏入广州体育学院所在地时,早已相识的乒乓球运动员纷纷向我握手问好,表示热烈的欢迎。这时侯,我心里充满了幸福感。很久以前,我就想成为他们当中的一个,现在终于如愿以偿。年11月1日夜。”多年后,他还这样评价自己的父亲:“我一生最感激父亲的,就是他支持我回到社会主义祖国来。”
容国团的意志和品格更体现在对待理想与事业上。他回来后,周密研究了世界乒坛的现状,感到自己应该为国争光,去争取中国人从未得过的世界冠军的金杯。他在省体委提出,要在三年内夺得世界冠军。不少人摇头、怀疑。他身体不好,名望较荻村、别尔切克逊色多了,又没有参加过世界性比赛。他对此只是付之一笑,对他能力的怀疑只能是一种新的动力。为了使自己适应未来的鏖战,他练长跑,练举重,练跳绳。半年过去,他的体质增强了,变得壮实潇洒。而他的技术,也因其抽、杀、削、吊、拉、搓、推、挡样样精通,而被誉为“八臂哪吒”。
在25届锦标赛中,他先是拉下三位欧洲大将,接着又淘汰欧、亚两颗明星:星野、别尔切克。半决赛中,遇上连挫中国强手的迈尔斯。打法刁钻的迈尔斯,起初以2:1领先,在大势将去的危急情势下,容国团不气馁,不手软,以大力推挡和多变的搓球,终于使迈尔斯节节败退。最后,在决赛中又碰上曾九次获得世界金牌的匈牙利老将西多,人们已为西多准备好祝捷的鲜花。然而,容国团在落后一局的劣势下却奇迹般地连扳三局。中国体育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一页被容国团掀开了!西多在比赛结束后对记者说:“只有钢铁般的意志,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容国团的胜利证实了这一点。”这是多么恰如其分的评价。
他过于珍惜自己的名声吗?容国团这位叱咤风云,受人钦佩的人物突然被推入污泥浊水中,这使他极端苦闷无法解脱只好以死消除苦闷。他过于珍惜自己的名声吗?我们把时间推达年的第25届世界乒乓球赛上。当他与西多激战三局拿下最后一分,斯德哥尔摩的威斯法伦大厅里掌声四起时,容国团却异常平静。他仿佛在向轻视中国的外国人宣告:为世界创造了灿烂文化与文明的民族,也能拿世界冠军!两年后中国男队与日本队相逢,容国团在第8盘中迫使星野把最后一个球击出界外,从而结束中日决赛时,他再也抑制不住了!他扔掉了手中的球拍像孩子似的在球场内为中国队第一次夺得世界团体冠军而欢跳。这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他把集体的荣誉看得比个人的荣誉重要得多。
无法平衡的心理在中国乒乓球队里,容国团是最讲究用脑子打球的。他打球不如王传耀凶狠,也不如徐寅生多变,但他扬长避短,善于琢磨对手,使他率先跨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步。中国女队六十年代初实力不如日本,他担任女队教练后,便针对日本队的状况制订了以柔克刚、出奇制胜的规划,他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当中国女队在南斯拉夫卢布尔雅那打翻身仗的前一天,足智多谋的容国团画了一条龙:以梁丽珍、李赫男的名字横贯龙身,而林慧卿、郑敏之的名字充当龙睛,喻意两块直拍一路攻克欧洲各队后,由两块横拍在最后决赛中制服日本队。他的这一杰作,指挥中国女队打了漂亮的翻身仗,第一次赢得女子团体冠军。
容国团是有思想有理智的人。他的学历并不高,但他好学,一本书、一杯茶常常能陪伴他度过一个假日。他精神世界追求的东西很丰富,知识面之宽广常令人吃惊。一次出国访问,他同一个意大利人交谈,他讲起意大利的民族英雄加里波第,讲到了他打仗时的战略战术,讲到了他的为人品质,这位意大利人听后感慨地说:“你比我这个意大利人更了解他。”原来,他在学习马克斯、恩格斯的军事著作时,曾做过详细的笔记。他喜欢音乐,常常陶醉其中,一些年轻的运动员见他如醉如痴地听唱片的样子,曾感到奇怪。他会详细地讲述作品的内涵:《英雄》的激奋、《命运》的壮丽、《田园》的辽阔,逐渐使一些年轻运动员也跟他一样入了迷。他还爱踢足球、游泳、跳舞、书法、剪报,尤其喜欢看电影,他就是这样热爱生活。他有坚定的信念,有奋斗的目标,有充实的生活……而一旦这些东西全部破碎的时侯,他的心理一下子失去了平衡。爱之越深,苦之越大。
容国团也是凡人,凡人总是有缺点的。“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侯,他怀着满腔热情去参加。他崇敬毛泽东同志,深信他老人家的高瞻远瞩是不会把中国引向歧路的。尽管一些怪诞的现象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许多让死人听了都会发笑的谬论充斥在每个角落。他仍想跟着运动去扭转思想,但正直的心又不能轻易就范。从感情上去接受自己接受不了的东西,这有多痛苦!生活中没有了目标――世界比赛不许参加了,甚至成了罪恶;生活中没有了乐趣――书籍、电影、音乐、美术几乎都成了罪恶的渊薮;生活中没有了友谊――朋友之间不能倾吐真情,人人要互相防范,最使他难受的是失去了人的尊严,一个好人可以随时被叫到台上批判、凌辱、殴打,动不动就可以抄家。乒乓球队成了名副其实的“运动队”,老领导荣高棠被打倒、游斗;他视为引路人的贺龙成了“大土匪”;从香港回来的傅其芳以及姜永宁,竟被逼得悬梁上吊;众多的优秀运动员进了单位私设的班房、拘留所。这一切事情太刺激他了,他曾为他的领导,他的战友落泪,然而他又无力扭转。
是男子汉就要抗争,“人生能有几次搏”,这个经典箴言至今仍在激励着中国人!这是他以往为人的信条,如今,即使是鸡蛋碰石头,他也在所不惜。年5月初,他面对邪恶势力,受战友们的委托,执笔写下要求继续参加世界比赛的建议书,写下那个年代犯忌的“为祖国争取荣誉”的誓言。他希冀着党中央能理解他们的热血衷肠,他和战友们一起盼着、盼着……
年5月12日,被称为《5.12通知》的中央文件下来了,它肯定了国家体委是所谓贺龙的独立王国,执行了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容国团听到这个消息,感到无比的震惊和痛心。苍天啊,你为什么这样不公平?!
有《5.12通知》指航向,造反派更加有恃无恐。体育界被批斗的人越来越多。乒乓球队每次开会都有一连串的名字被点,一些教练员紧张到这种程度:每听到一个名字,都会下意识地动一下,他们随时准备被叫上台。容国团也被通知要揭发交代,他依然公正地评价他的战友:“他们是好人,是热爱毛主席的。”
自这一天起,容国团象变了一个人,他很少说话,眼神中总凄婉地若有所思。他感到已经走到了毫无指望的绝路――他发自内心地爱党爱国家,而自己又被认为是掉进了反革命的泥潭,被怀疑成颠覆祖国的特务。《5.12通知》是中央文件,中央的决定大概是万古不会更改的真理了!他更无法平衡过去的欢乐与今天的忧愁,过去的喜悦与今天的痛苦……
他离开了家,走到了体委训练局后面的龙潭湖畔。他在月夜下,一步步地徘徊。过去训练时,他常在这里跑步,今天他却感到无比的压抑,成阴的柳树象是压在头顶,微波不起的湖水象深不见底的黑洞,凝聚着数不尽的哀愁,周围象死一般的寂静……
晚上九点,黄秀珍看丈夫还没有回家,便到乒乓球队找他。队友们告诉她,容国团并没有来,十一点多钟,容国团仍旧没有回家。黄秀珍预感到事态不妙,她找到几位朋友,商量如何去寻找容国团。郭仲恭焦急地说:“他思绪肯定很乱,我们必须到龙潭湖大声呼唤他的名字,让他在喊声中惊醒。”“容国团!容国团!……”几个人不停地喊叫着,湖畔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回音。
凌晨四点半,体委接到派出所的电话,通知他们在离龙潭湖几里远的养鸭房旁,发现了一具悬挂的尸体,可能是容国团。整个体委都震惊了。一代球星,竟落得这样悲惨的结局!
大家赶到吊着容国团的槐树下,默默地看着他那清瘦的遗体,人们能说什么呢?心里淌着悲伤的泪。可以想见,容国团从晚饭后到凌晨两点半,一直在这一带不停地走,生与死的搏斗,不停息地在他脑海里翻滚,最后终于让死的念头占了上风。
郭仲恭走到树下,去解容国团脖子上的尼龙绳。这个扣子系得又清楚又结实,最后不得不用刀子割开。容国团向来做事精细、周密,留给人世间最后一件“作品”,也展示着他的性格。遗体被放在地上,他的头上和身上被蒙上了白布,一双穿白球鞋的脚露在外面。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当他们听到这是容国团时,几乎无一例外地叹息:“哎……天哪……”。这在当时已经是最大限度的抗议了。他没有白白地死去,他留下了他浩气长存的精神,留下了血淋淋的控诉,留下了对“文化大革命”的惨烈记录。
周恩来总理得知后愤怒了,他再一次向极左势力发出警告:对有名的运动员、教练员不允许批斗关押!几天以后,一批著名运动员、教练员被释放了。从某种程度上说,容国团一个人的死,换来了众多战友的生。
总理的指示,使有关部门不得不重视。经详细调查容国团的死因,他的遗体在几天后才火化。极左势力那时也是强大的,他们居然在容国团死后到他家进行了一次抄家洗劫,对死去的和活着的都不饶恕。
人们屈指一算,容国团死时恰好三十岁,离他拿世界冠军的日子仅仅九年……
年的6月23日,国家体委召开落实干部政策大会,为容国团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并举行追悼会及骨灰安放仪式,把容国团的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人民网、新华网、腾讯视频
长按左边白癜风资讯网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要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