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小伙伴们觉得,随着自己技术的提升,对装备也越来越挑剔了?比如打五夹的小伙伴们觉得球板软想增加点速度,打纤维的小伙伴们觉得球板硬想增加点吃球感,其实,如果以实战为目的,真的可以考虑考虑七夹板!
七夹板木材层数多,理论上的结构自由度更大,曾有过若干实验性质的产品出现。不管结构怎么变,软硬的平衡一直是关键问题,是用起来的最直接感受。按软硬程度分,七夹的发展历程大致有三个阶段:
一是早期传统硬七夹,强调速度,刚性十足,以CL、P为代表;
二是软七夹,厚度薄,重量轻,整体风格偏软,兼顾弧圈,以PPP、YE7为代表;
三是软中带硬或硬中带软的七夹,尤其在无机以后,硬木面材使用率增加,均衡至上,出现了“外硬内软”的趋势,以奥恰洛夫和YES为代表。
由整体硬,到整体软,再到外硬内软,平衡根据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始终在变,性能范围与五夹的交集也越来越大。
下面,国球汇君给大家推荐一些物美价廉的七夹板喽:(还不赶紧拿出小本本记上)
多尼克奥恰洛夫:草根明星年刚一推出,便伴随着多名国手出镜,一炮走红,近年来伴随着奥恰洛夫的强势崛起,明星效应愈发明显。
面材是胡桃木,里面三层阿尤斯硬度中软,是七夹“外硬内软”结构的开创者之一,属于最早一批的硬木面材七夹。贵为明星板,性能却极是平易近人,异常均衡,价格则是明星中的草根。
内外硬度层次感强,手感扎实,中近台的防守、相持非常轻松,中远台也可以胜任,没有明显的短板。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标准厚度已从最初的6.5mm降低到6.2mm左右,厚度减薄,风格更加灵动。
骄猛终极煞:煞气也清新终极煞没有在支撑力、底劲等高精尖领域追求极致,而是将弹性、速度等常规指标做得扎扎实实。尽管锋芒不盛,对于实用至上的业余选手来说却是极为对路。
也许是缘于对单桧的独特基因,厚7.0mm、标重85g上下的终极煞,脉络清奇,层与层之间的阻隔感弱,手感通透,整体感强,打起来很有几分单桧的味道。
重量比同等厚度的七层纯木普遍轻2-3g,中近台借力打力过程中的速度优势明显,底劲虽不是强项,搭配自家胶皮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是一款突出清新风格的球板。
亚萨卡YES:亚氏风骨亚萨卡的球板整体感强,手感酥而韧,底劲中上,符合主流趋势,即使是七夹,弧圈风格也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YEO将OC五夹结构表层换为胡桃木,在无机时代抢占了绝对先机。YES则改造CL的七夹结构,为中间5层阿尤斯穿上了胡桃木外衣,也算是业界的率先尝试。整体硬度不低,却不会沦为简单粗暴,控制力和稳定性比一般的七夹板细腻,是亚氏风格七夹领域的细化。
优拉VIVA金蛇版:为弧圈而生VIVA曾是罗斯科夫的手板,从小球时代一直流行到现在,时间跨度之长,堪称奇迹,独到的性能功不可没。
虽诞生在硬七夹当道的时代,VIVA偏重弧圈的核心要义从未改变。VIVA板面略有头窄肩宽的复古风,厚度几经变迁,金蛇剑时期是6.6mm,无机加厚到接近7.0mm,去年底推出的最新限量版不到6.4mm,有逐渐纤薄化的趋势。
从实际使用来看,持球感一如既往的柔和,标重仍是定位在轻量级别,越发力越开心,模糊了五夹与七夹的界限,不似五夹胜似五夹。
OK,牛B先吹到这里,或许有朋友要问了:为什么不少的七夹板从侧面看有两条明显的红线?
这个“二道杠”是什么鬼
国球汇君悄悄告诉你:侧面双红线的最经典产品,当属斯帝卡的CL,其后至今,确实有多款七夹产品都沿用了这种外观设计。
其实,这也仅仅是一种外观设计,对性能并无绝对影响。红色是木材染色的效果,鲜艳夺目,别有风情。还有的球板会将某层木材染成蓝色,如EG、YM等。这与纤维板侧面的黑线或者蓝色、黄色的线有本质区别,那些是纤维层的颜色,要注意区别。
好了,冬天快到了,拿起你的七夹板去球房减膘吧!
*对话回复“装备”,奇珍异宝,随你把玩~
*本文由国球汇原创,转载请注明国球汇~
相关阅读
点击图片下方蓝字
国球汇出品最新一期10佳球!
什么!球拍也能当交通工具了?
??英雄,你或许需要这样一支球拍!
??快戳阅读原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