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教学业余爱好者打乒乓的13个误区,

医院订阅哦1做不好盯球里

很多人讲眼睛要盯球,但到了拉球的时候,往往仰着头抡着胳膊就是狠命一板。盯不好球的后果是什么?就是看不清来球旋转,把球拉飞或拉下网;拼命抡一板,结果却把球拉漏了;盯不好球导致拉球质量下降,另一方面减少了对方的回球难度。

2手腕动作过大

很多人讲拉球就会必然谈起手腕的运用,仿佛只有最大限度的甩开手腕才会有鞭打效应,这里需要指出,如果你对手腕加以有效控制会比你手腕大幅甩动拉出来的弧圈球效果好得多。那么究竟什么时间应该用手腕?当来球难度很大或者来球旋转出乎意料的时候,你应该适当运用手腕来进行微调或增大摩擦;当你需要在挥拍过程中突然改变线路的时候,你应该运用手腕的力量;当你在快节奏中处理要实现近台反拉的时候可适当运用手腕。

3手臂收缩问题

很多人都在强调收小臂,但是业余爱好者经常地会把这一要领过分夸大,把注意力都集中到收臂上去,而忘记了步伐和重心转移等协调发力的要素,以至于导致只注意去发死力狠收小臂,忽略了协调性问题,最后就会出现不会迎前、找球不准、吃球不稳、拉球打滑等现象。

4手动脚不动

表现:打球时姿势固定,先伸手后移步,两脚基本不动,经常是球撞拍而不是拍打球。

纠正:脚步看着来球移动,根据判断的大概落点找准比较舒服击球的最佳占位,并将重心偏右(以右手握拍为例,下同)。要培养先动脚后动手的意识和习惯。

5肌肉僵硬

表现:见来球先抓紧球拍再触球,老找不不到吃球的感觉,手感很差

纠正:握拍手要放松,主要二个指头稍用力,其他手指辅助,手势像抓钢笔,力度像拿鸡蛋。正手拇指压拍,中指顶拍;反手时食指压拍,中指顶拍。感觉犹如用中指打球。

6不会主动发力

表现:击球主要靠借力还击,是用拍碰球,而非打球,很少主动发力击球,容易吃转。

纠正:要主要发力击球,先引拍再打出,先锐力而非钝力,还要学会鞭打。通过增大球拍与球的摩擦力,提高控球能力。

7不懂节奏

表现:打球节奏不注意,应快不快,该慢不慢,感觉很别扭,常常出现莫名奇妙的失误。

纠正:打球讲节奏是比较重要的,根据来球调整节奏,不能一味求快,有时稍慢一点初秋反而稳妥。而且还要主动首先改变节奏,牵制对方,使对手措手不及。

8发力不当

表现:对来球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知道发力猛冲,以为只要用力就可以把球打死。

纠正:打球要多动脑筋,处理球要看来球的旋转和落点,还要看对方的站位,有时要轻佻,有时要减力挡,对合适落点和高度才采取暴冲,这样才能奏效。很多时候落点比力量和旋转更重要。

9不善判断

表现:对来球的旋转不善于判断,不时出界或下网,特别是吃发球,这是最影响信心的。

纠正:注意观察对方的挥拍方向和球的飞行路线,特别是触球的一刹那动作。通过多看录像的慢放可以逐步体会。

10发球太随便

表现:发球比较随便,还没站好位就出手,不讲究策略,缺乏变化,容易失误或被对手看透。

纠正:发球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先想好发什么球,转或不转,上旋或下旋,左旋或右旋,选择适当的站位和手势,讲究变化,还要隐蔽,所谓兵不厌诈。

11没有重心

重心的转移一定要建立在平滑、连续而稳定的基础之上。我看到很多人都是拉了一板子,身体转过了一大半,需要衔接第二拍的时候,身体却回不来了。很多人拉球在谈蹬转,有这个意识是完全正确的,重心从持拍同侧脚向异侧转移,但是如果你在蹬转中失去了对重心的有效控制,那你的拉球是失败的。同时,对重心的控制不佳,也是导致很多人拉球时抬肘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人都在肘上找原因,我想你是找错了。更有甚者,身体一团散沙,连简单的球都控制不住,就盲目去练弧圈球。

12拉球的时机不对

拉球的选择真的很多,可拉上升期,可拉高点期,可拉下降前期,可拉下降后期,这四个拉球时机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每个时机都可以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那为什么还要谈这4个拉球时机?正因为有了拉球的时间点的不同,你的拉球才有了节奏和力量的变化,有了这一变化,你的身体才会更加协调;有了这一变化,才会让你的拉球变化莫测;有了这一变化,才会使对手时时处于被动。

13拉球的方式不对

拉球有三种方式:拉打、鞭打式拉弧圈球、纯摩擦式提拉弧圈球。至于怎么做,这样的专业帖子太多太多,用不着我这个业余的去解释。拉打强调的是速度,鞭打式拉弧圈球,强调的是吃球深、正压力打,进而旋转强。纯摩擦式提拉弧圈球,强调的是摩擦的力量,实现高速旋转。实践中,这三种方式都有很广的应用,请勿再争论哪种方式更好,因为我们需要做的是三种方式都要掌握,而不是掌握其中一种。

扫一扫,轻松







































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
中药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sxjujiatang.com/dqjq/128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