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娇说自己以前都是追娱乐明星

带着这种态度,的确没有什么困难能真正击败中国队,就像国际乒联不断改变乒乓球比赛规则,试图遏制中国队,却总不能如愿

成长于这种乒乓球氛围中,杨曙光和他的老球友对乒乓球的感情必然浓厚,“我是看着中国乒乓球队一代代成长的,从庄则栋、李富荣和徐寅生,到后来的邓亚萍、刘国梁和孔令辉,以及现在的马龙、张继科、丁宁和李晓霞不管是国际大赛还是国内比赛,只要电视转播,我一般不会错过”

2010年,中国乒乓球女队在莫斯科世乒赛团体赛上大爆冷门,决赛中不敌新加坡队屈居亚军,那场让中国女队刻骨铭心的比赛也创造了央视的高收视率但2012年,随着中国女队夺回冠军奖杯,世乒赛团体赛又回到了由中国队无悬念夺冠的轨道,结果,央视收视率反倒出现下滑乒乓球张一宁

一个多月前,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访华,在一系列文化、教育等活动中,米歇尔在北京师大二附中与学生打乒乓球的画面让人印象深刻40年前,正是乒乓球这个小球,推动了中美两个大国的建交

即将开始的东京世乒赛,杨曙光早早地就关注了赛程和电视转播表,大多数比赛都是在下午和傍晚杨曙光和球友商量了一下,准备把每天下午的打球时间调整到上午

2004年雅典奥运会,当时尚显年轻的王皓在男单决赛中不敌韩国选手柳承敏,使得中国队包揽奥运4枚金牌的梦想破灭尽管,中国队已经在2008年北京、2012年伦敦两届奥运会上包揽成功,但王皓的那次失利,反倒成了球迷对他、对近10年来中国乒乓球队最深的记忆之一

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第一支在世界大赛上包揽男女团体冠军的队伍,以学会拉乒乓球及独特的外交殊荣,都属于中国乒乓球很多50岁以上的中国人,对乒乓球都有着特殊感情在北京城南白纸坊附近的一处老旧小区里,活跃着一支中老年乒乓球队,队员大多在50岁以上,“从小就知道中国乒乓球队总拿世界冠军,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没有人不会打乒乓球”杨曙光是队里的常胜将军,小时候以庄则栋为偶像,至今都对自己单调却不失精彩的少年时代十分怀念,“如果没有乒乓球,那个年代的生活就更单调了”

对乒乓球有人真爱,有人真恨

2014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团体赛将于4月28日在日本东京揭幕,中国队包揽两座冠军奖杯的结果几乎没有悬念这样一项在比赛尚未开始就可以判定冠军归属的大赛,似乎已无吸引力可言,因此,近几年,央视因为投入大量时段转播乒乓球比赛购买乒乓球招致不少非议但乒乓球作为中国国球,必定拥有一大批铁杆粉丝,他们对乒乓球的热情已经不受比赛结果所左右,就像爱足球的人,无论中国队输到什么地步,还是会在痛斥国足后继续关注中国队的比赛,中国乒乓球迷,也无论国乒队的比赛多么没有戏剧性,依然能看得饶有兴致

“可能打球的年轻人不太多,但我觉得喜欢乒乓球的年轻人还是有不少的”王娇是张继科的粉丝,是北京科技大学的学生,她身边有五六个女孩都狂热地迷恋张继科和马龙等中国队队员,“我就是被2011年鹿特丹世乒赛上张继科撕碎衣服的画面震撼了,我觉得,现在这么有血性的男孩挺少见的”王娇原本对乒乓球毫无兴趣,但张继科的一个疯狂举动却促使她成为了乒乓球迷,“自那之后就开始关注张继科红双喜乒乓球桌价格,了解他的成长经历,有他的比赛肯定会看,有他在北京的社会活动,也会想方设法进到现场”王娇说自己以前都是追娱乐明星,没想到现在也会追体育明星,“中国乒乓球队的成绩这么好,我可不会去考虑中国队‘一家独大’就不利于乒乓球运动发展这样的问题,我只希望自己喜欢的人赢球当然,就算他输球了,也不会影响我对他的痴迷”

2010年莫斯科,中国女队的意外爆冷同样成了国乒近10年来的大事件

比赛失利对任何一支队伍来说都不是好事,但对于中国乒乓球队,但凡引起关注的比赛都不是胜利的比赛,而是失败的比赛

不过,王娇和邓茗都承认,尽管乒乓球是中国国球,但在年轻人群体里,主流的体育运动肯定不是乒乓球,“足球、篮球,甚至现在连网球的球迷,可能都乒乓球文字比乒乓球的多”邓茗说,“很多人都以乒乓球比赛没有悬念说事儿,认为乒乓球比赛没有看头,乒乓球队里也没有国际明星,无论是现在的张继科、马龙,还是以前的刘国梁、孔令辉,甚至包括邓亚萍,都算不上国际明星吧,只能算是中国明星”

“对于中国乒乓球队来说,拿冠军不是新闻,拿不到冠军才是新闻”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刘国梁曾这样调侃

国乒赢球很平常,输球是新闻

乒乓球对场地及器材要求不高,即使新中国建国初期经济条件还比较落后,也不影响乒乓球台在学校、工厂和社区遍地开花,杨曙光回忆,“有时候,乒乓球台就是两块水泥板架在一堆板儿砖上还有的学校,学生放学后把课桌拼在一起就能打反正那时候,人们为了打乒乓球,可以想出很多方法”

让杨乒乓球比赛视频曙光有些遗憾的是,现在打乒乓球的年轻人要比过去少多了,“我们在好多地方打过球,有体育馆的乒乓球室,有经营性的乒乓球俱乐部,还用过小区里的露天乒乓球台总的来说,现在打球的基本以中老年人为主,有些乒乓球俱乐部有少儿培训班,会有一些孩子30岁以下打球的年轻人真的太少了”

乒乓球曾是国人割舍不掉的情感

看完比赛后,杨曙光还会和球友交流感想,“不管比赛是赢是输,我们对比赛过程和队员表现都有自己的评价别看我们基本上都是当了爷爷的人了,有时候,还会争得面红耳赤”

这些失利对于在国际乒坛已经完全占据霸主地位的中国乒乓球队来说,只是偶发事件,但尴尬的是,只有当这些失利发生的时候,国乒才更容易在舆论中引发轰动效应曾有人“邪乒乓球厂家恶”地表示,中国队输球吧,看的人就多了这当然不是挽回乒乓球比赛观众的办法对于偶然的失利,中国队教练常有一句话“坏事也能变成好事”,正如刘国梁曾说,中国队不怕遇到挫折,只要能解决困难,事情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但怎样让乒乓球比赛对广大观众更能产生吸引力,的确是一个问题每次国际大赛举行时,就会在乒乓球迷和非球迷之间产生转播时段是多是少的争议,终究不是一个正常现象

本报北京4月26日电

去年4月,“棋圣”聂卫平在央视综艺节目《星光大道》担任评委时,炮轰央视体育频道将大量时段用于转播乒乓球比赛,这已经不是聂卫平第一次指责央视转播乒乓球比赛的时间太多,而在舆论中,对央视偏爱乒乓球比赛的质疑也早已存在正如聂卫平所说,“两乒乓球 服个人和一个球,在那里乒乒乓乓,并且拥有无限制时长,我看不出有什么意思和艺术性”聂卫平的看法可能代表了很多电视观众,不过,央视重视乒乓球转播也有其理由,那就是收视率央视体育频道总监江和平曾表示,乒乓球电视转播的收视率要超过足球、篮球等很多赛事,其拥有的观众并不比足球观众少让央视感到为难的是,喜欢乒乓球的人很多,反对转播乒乓球比赛的声音也很大,转不转播都要得罪人

2012年伦敦奥运会之后,中国乒乓球队开始进行旨在扩大乒乓球运动影响力的“第三次创业”,让乒乓球走进年轻人,着力国际推广和拥有国际明星乒乓球运动能否在中国乒乓球队的引领下真的走向更高水平和获得更大的影响力,这会成为国际乒坛未来发展的最大悬念

邓茗也是乒乓球桌石制一个乒乓球迷,和王娇曾对乒乓球一窍不通不同,邓茗受父亲的影响一直就喜欢看乒乓球比赛,可能是对乒乓球略有研究,她对喜欢的队员也有明确的标准,“要有个性”邓茗说,“所以我最喜欢丁宁2011年的丁宁,霸气外露,太惊艳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丁宁完全是败给了裁判,此后状态一落千丈但我相信,她一定会重新站起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sxjujiatang.com/dqjq/34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