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玩了这么久,器材换了一茬又一茬,然而,关于器材的专业名词你真的弄懂了吗?当你对某款球拍感兴趣,搜索测评时,是否又看着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在此国球汇君为大家解析乒乓器材常用词汇所表达的含义,助你更准确的了解乒乓器材,人人都能成为器材大神。
一、天花板效应
“天花板”可以理解为球拍出球质量的上限。
当不断增加发力,发力达到一个界限时,再增加发力,拍子的出球速度也不会有显著增加,这个发力界限就叫做“天花板”,器材的这种效应就叫做天花板效应。
不同底板,这个界限的高低不一样,当比较容易触及到这个界限,这个板子就是“天花板现象较明显”;如果发力后也触及不到,就可以说“天花板现象不明显”。
不只是底板有天花板效应,其实套胶也是有的。
天花板程度受底板和套胶影响,一般软的套胶天花板效应会比较明显,底板则是与材质、结构和工艺都有关。
二、底劲
底劲可以理解为大力量击球时球拍的出球质量。
并不是弹性好底劲就大。随着发力的增加,可能会触及到某些器材的“天花板”,而“天花板”较低的底板和套胶,底劲都不会很强。那些在更大发力下依旧能坚挺爆发出强大力量的装备,才能称得上是“有底劲”。
一般同款套胶硬度越高的底劲就会越强,底板一般是有韧性、能量衰减较少、厚度较大的底劲更足一些。
举例几款公认底劲较大的底板:狂飚王、黑檀7、挺拔黑萨、狂飚龙5,还有大部分单桧。
基本涵盖了各个结构,这类底板一般都具有良好的吞吐感,能吃得住球、给你充分的发力时间,出球时又能有弹簧蓄力弹出的感觉。底劲的大小与很多方面有关,与粘合技术、选材、纤维类型、板形、结构、厚度都有关系,这里不做详细解释。
一般具有以上特征的球板,都可以归类为比较优秀的弧圈板,或者是弧快板。
偏快攻类球板则是追求出球干脆利落,速度快。快攻打法也是在近台活动为主,并不强调退台发力拉弧圈,对底劲并没有太大需求。
底劲大小、“天花板”高低,都是比较主观的判断,没有确切的数据能够比较,每人发力程度不同、打法风格不同,感受可能如同小马过河的故事一般不好判断是否准确。国球汇君的建议是:结合多人的看法,再结合你自己的情况,可以较为客观的做出自己的判断。
(ps:什么“底劲儿”“天花板”的,搞两支球板试试不就明白啦!来来来,戳一下本文左下角的阅读原文,惊喜蹦出来~)
*本文由国球汇原创,转载请注明国球汇
*对话回复“装备”,奇珍异宝,随你把玩
给你好看
点击下方图片直接阅读
↓↓↓戳一哈,惊喜蹦出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