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9城市疏离夜晚

北京哪家扁平疣医院好 https://m-mip.39.net/pf/mipso_8812972.html

写了这个系列的第一篇文章之后,一直不知道第二篇文章该写什么,那天和朋友们喝完酒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着这个城市在夜里慢慢沉寂下去,忽然有点冲动,想要写一写城市的夜晚。我们看得到城市在夜里慢慢走向沉寂,却看不到在那些沉寂下去的夜里,多少人在挥霍着自己的青春,多少人在充实自己的灵魂,多少人在渴求一份温暖与理解······

尼采说过:“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我们在黑夜里沉思凝视的时候,黑夜也在凝视我们。我总觉得只有在夜里,褪去了白天的喧嚣与吵闹,褪去了那些我们不得不戴上去的的面具,真正地一个人静下来沉思的时候,我们才是真的自我。

就像我们活在了一个虚假的世界,在这个虚假的世界里我们要生存,我们要在城市里挣扎或是看着别人挣扎,不得不赋予自己一些不是自己的东西,因为这个世界的法则就是你越把最真实的自己展示出来就越容易被这个世界所伤害。其实我觉得这也不怪世界法则的残酷,而是真实的自我的脆弱,经不起世界的一点摧残和别人的一点评论。所以我们只好把假的自我展示出去,因为在戴着面具时,我们可以不在乎,可以假装坚强,可以把脆弱的自己伪装。

只是面具戴久了,就摘不下来了,在那些独处的时光里,大抵是黑夜,我们摘下面具的时候,发现没有人看到那时候的自己,所以生而为人的脆弱又一次出卖了自己,我们害怕展示真实的自我,又想要真实的自我被别人知道和理解,这时候的心理的矛盾会让那时候的自我无比脆弱,要么选择放纵自己,要么选择在别人的世界里沉浮,或是其余的等等。我们害怕被别人看穿,又想要自己的脆弱矫情被某人知道,这就是我们,在城市里看着远方唱着诗苟且着的我们。

所以城市的夜晚显得尤为特别,夜晚,会为真实的自我披上一层掩映的装饰,让我们可以或多或少地展现真实的自我。当然,夜晚,也会无限放大我们的某些情绪,孤独,寂寞,或是其余的种种我们平时压抑着的东西,都会在夜晚,有或多或少地放大。

所以在这个城市里,白天,光明正大,我们也光明正大地伪装自己。夜晚,慢慢沉寂,随之升腾起来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灵魂。

我最喜欢小城的夜,所以每一次回家,都喜欢待在我们那个小城里,夜晚打开窗,看着寂静漆黑的天幕,偶尔见得到几颗明亮的星,在天边闪耀。那时候我感觉我是和天地相连的,不再去想任何其他的事情,只想这天,这地,我自己。之所以喜欢小城的夜,大概是因为高中,那个不用想太多而把身边一切感受都放大的年纪,所谓的青春,我感觉从未来过,所以也就从未逝去。那个年纪给我的,是奠定了今日的作和矫情。

高中时候的夜晚,在我家那没有路灯的小巷,坐在家门口的石阶上,还能看见满天的繁星闪耀,感觉那时候从未孤独,不只是因为那些人那些温暖,还有那星星,从未离开过我,一直在天穹看着我,正如我在那些黑夜里,凝视着它们。

那时候夜晚对于我来说有太多的记忆,全在脑海里,这么多年一直抹不去。孤独倔强的背影,相伴相知的欢声笑语,迎面而来的汽车,雨中的狂奔和风中的眼泪,元旦夜晚的公交车,家门口的礼物,一串串羊肉串和鸡美丽,一次次无奈的看着某人远去……那些记忆,这么多年我一直小心翼翼地藏着,记着,在那些独自的夜晚,拿出来慢慢咀嚼,这么多年,一直是我前行的动力。

有些事不想再说,有些人不想再回忆,我们终究会在现在的日子里无限放大曾经的美好,也终究会放下曾经的所有慢慢前行,没有人能逆得了时光。

我想说的,是那些所谓的青春的夜,还有着自己的坚持和自以为是的倔强,而正是那些东西,让我成为了现在的自己。

第一次在小巷里看着那星星,是因为我心里走进了一个人,是因为我想要去改变那时候的自己。从那天起,我像发了疯一样每天六点起两点睡,在一个个困得不行的夜晚,握着笔,就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已是凌晨三点。纸上的墨迹,是一个大的圆点,就像那时候什么都不知道的自己,占不了太多的纸张,却依旧倔强。然后依旧要看完所计划的东西,才能去入睡。偶尔把计划的书看完,就停下来,写点东西,把身边的人换个名字放进小说里,字里行间,全是那时候我对你们的情和意。那时候的我,在一个人的夜晚,把我所有的世界,都写了进去,那时候我的世界,就是身边的那群人。

当时会以一个人为目标,朝着那个目标一直努力,在拼了所有的时候,某天超过了那个人,我在那个石阶上,看着星星,我以为我会笑,会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白费,可是那天我哭成了泪人儿。谁知道呢,我那时候就是那么矫情,借着夜色的掩映,只有星光和月光,只有我自己,我可以不顾一切,就做我自己。

那时候那道石阶,几乎承载了我所有的矫情。争吵,开心,想念,猜疑,思考,等等,都会让我在那个石阶上独坐一小时有余,无论刮风或是下雨。那时候我不懂爱惜自己,用尽所有去折腾,去作,生怕什么时候被这个世界遗忘,我要做的,是那个放在哪里都不会被别人忽视的人,除了那些夜里,我和那群星。之后收起微笑或是泪水,回到房间,打开书,继续开始。那时候我心里永远有人,那时候我永远记着一个朋友的一句话,厚积薄发。

其实那时候我从未害怕孤独,却无时无刻不在憧憬着明天,那时候我从不怕不被人理解,因为那时我们都在努力走进他人的世界。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一个人坐在桌前,看书,写字,有时候做几组深蹲或是俯卧撑,有时候开心了写几首诗,有时候难过了留些眼泪,有时候偏激了还会自残……什么都好,全留在岁月里,只能偶尔回忆,却连那些人,我都不敢提起。

那是我高中时候小城的夜,怀抱着倔强的自己,在放大了喜怒哀乐的青春时期,我终究给自己打下了作与矫情的根基,再难从我身上抹去。

而后大学里搬家了,每每回去小城,大多时候都会和朋友出去玩之后凌晨归,走在小城的夜色中,人已经不再相伴,走的路也不再是曾经的路,大多感到的是一种空虚和迷茫,因为那些时候,我清楚地知道,有些人,回不去,有些东西,在青春里散了,就不会再有。哪怕是一声问候,也再也听不到了,只有风声在告诉我,岁月从不停留。抬头看,连苍穹上的星,也少了很多很多。

所幸我还能在自己的窗前,看着没有几颗星的夜幕,继续怀念曾经,那个倔强的少年,我一直认为,那时候的自己,是最好的自己,而后的我,正在一步一步把自己丢了,只能在夜色掩映下,落几滴可怜的眼泪,缅怀一下曾经。正如现在的我。

其实我不知道对于我来说哪里算是异乡,是离开了云南,离开了昆明,或者仅仅是离开了我的小城,只是那小城,我都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归属。也许对于我来说,在哪个地方,都是异乡,只是有些地方的人,让我看得到家的温暖。

我去过的地方,我几乎都看过那个地方凌晨四点的模样,不是科比式的努力,只是小明式的作死至上。

看得最多的异乡的夜晚,是在武汉,毕竟是待了四年的地方。才去的那段时光,感觉自己对于城市的疏离和陌生,有一种巨大的孤立感笼罩着自己,让自己不安的心愈发难以平定。于是那时候疯狂痴迷一些语句,林微因,徐志摩,席慕蓉,林语堂……在一个个夜晚,把那些文字反复品尝,在其中寻得一些心灵上的慰藉,然后抱着那份自以为是的安全感,悄悄入睡。那时候我总是喜欢凝视着宿舍的窗外,想象着那个城市逐渐归于平静,渴望自己能融入进去。直到现在,我才逐渐明白,我这样的人,从不会真的属于哪个地方,抱着内心的自卑和不安,一直想要索取什么又不敢,只能一直这样惊慌失措的,度过时光。

当时伴随我入睡的有些语句,已经模糊了,因为这几年,我逐渐习惯了在别人的犀利言辞中,触痛自己,只有痛苦,让自己明白活着的意义。那时候语句的温暖,只是自己的苟延残喘,而今敢于直视与无所谓,是因为自己理直气壮地苟延残喘。

“总是在冗长的梦境里完成生命现实里不愿上演的别离和割舍。这样的梦境,是否太多冰凉与残忍。看世界多危险多难,如反复无常的气象。没有地图,我们一路走一路被辜负,一路点燃希望一路寻找答案。过去的畅想有多快乐,现世的遗憾就有多悠长。”这是徐先生的语录。

“都说世相迷离,我们常常在如烟世海中丢失了自己,而凡尘缭绕的烟火又总是呛得你我不敢自由呼吸。千帆过尽,回首当年,那份纯净的梦想早已渐行渐远,而今岁月留下的,只是满目荒凉。”这是林女士的语录。

那时候的夜晚,是我无限放大自己不安的夜,只有在一句句自以为治愈的语录中,妄图寻找到一点点安全感。那时候的我,是想象中的徐志摩,温暖待人待事,矫情作死,其实也挺羡慕那时候的自己。而今的我,大抵目标是王小波和冯唐,却没有他们的犀利和睿智,只留下他们用内涵装填的直白和粗暴的糖纸,我就只有那层糖纸,自以为是的偏激和犀利,实则不过是庸俗。

有一次从外地回到武汉已是凌晨五点,打车飞驰在武汉的街上,行人几乎没有,车子寥寥无几,那时候的武汉,没有了白天的喧嚣,估计那时候需要在夜晚释放自我的人,也大多在凌晨睡去。那时候的城,最为宁静。我看着武汉的街,看着灯光中的武汉,我忽然有种冲动,想要成为那里的一份子。之后回到学校,整个学校都是寂静的,整栋宿舍的都是安静的,我进不了宿舍,独自坐在楼下石制的乒乓球桌上,看着那份冲动慢慢消散。

19岁生日的那天晚上,几乎没有人记得我的生日,两个好友约我出去等着凌晨去爬珞珈山,看看珞珈山的日出。我就跟着出去了,在麦当劳坐着,等待凌晨的到来。那天我19了,手机里收到了两个短信。后来在麦当劳睡了一会儿,之后我们起来走回学校,却找不到上珞珈山的路,之后只好放弃选择去樱顶。在夏日,我穿着短裤和T恤,在和蚊子的亲密接触中,在樱顶的夜色里,我坐在水管上,就直接睡了过去。那个夜晚,我感受到的,是陪伴。醒过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出来了,在樱顶等着太阳从树林中出现,暖暖的。那个场景,不知道两个命中的友人是否还记得,我永远忘不了。

去过很多城市,或多或少见过城市的夜晚或凌晨,有些城市不想写,有些城市不敢写。

好了好了,不再提不再提,就这样,异乡的夜,只是我的几次清醒和惊慌失措,温暖我会记住,其余的,我会记在本子上。其中有很多故事,我不敢提,那就这样结束吧。幸好幸好。

夜晚对于我来说,有很多代名词,寒冷,孤寂,温暖,热情,成长,拘谨,放纵,努力……

想过自己的夜,自然也见过别人的夜晚,那些把我们得情绪放大的夜晚,那些黑暗降临的时光。黑夜,曾代表了神秘、恐惧、危险的黑夜,如今的我们赋予了这夜太多的意义。

05年六年级,习惯了每天早上都去叫胖子一起上学,一般都是早晨六点二十起,那天我迷迷糊糊醒来看了时间已经六点半,赶紧爬起来洗漱一番就往胖子家走去。已是近冬的日子,那时候的天亮的已经有些晚了,走到胖子家巷子口,一看表,才五点四十,才惊觉自己看错了时间。一般不安的人都会带着一种近乎病态的倔强,那时候我就站在他家巷子口等着六点四十的到来,好吧,我承认是因为自己一根筋太蠢了。大概过了十分钟,从街上走过来两个人,男的应该是醉了,女的扶着他,两人大概二十四五的样子。这时候那个男的看见我,就走过来了,也不知道是不是那时候有点无所谓,或是孩子带着的一种敏感,我竟然一点不害怕。

“兄弟,怎么了?怎么大晚上的还不回家啊?”

“我要去上学,我在等我同学。”

“不要怕,兄弟,我不是坏人,是不是没家可回啊?要不要帮忙啊?”

“我真的在等我同学,他住在巷子里面,有点早,我就在这里等他。”

“有什么就说,不要怕,这里有两百块钱,你拿去。”说着他就塞过来两百块钱,嘴里还念叨着一些什么,大概就是这么小别一个人站在这里不安全之类的。

我自然是不能要的,赶紧推脱。这时候他女伴说话了,“别吓到人家小孩,他真的在等他同学,你看他背着那么大一个书包,赶紧走赶紧走。”然后转过来和我说,“别害怕啊,他喝多了,没事的。”然后就拖着他走了,他摇摇晃晃地走了,还不时转过头和我说,“兄弟,别害怕,有什么就说”之类的。

这么多年一直记着这件事,我也不知道这件事我为什么一直记着,就感觉忘不了,也许是因为来自于陌生人的温情在之后就几乎没有遇到。

好多次夜晚,都与友人有关,他们的故事,我不想写在这里,之后另觅一个地段,再叙一叙他们的故事。

忽然想起冯唐的一句话,“多少人在夜晚只看见了车灯,不记得脑后还有月亮。”不知道为何想写在这里,估计是我不想继续往下写了别人的故事了吧。

在夜晚见过很多很多人,凌晨五点已经开始工作的环卫工人,两个人在夜晚默默地清扫着这个世界,一如在清扫我的内心,我想要上前去和他们说两句话,却又止住了那份冲动,一是胆怯,二是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我就静静地看着他们,温暖到了无悲无喜。

在深夜麦当劳遇到的一对国际友人,说着一口流利的英文,也能说不错的普通话,和我说了两句话,我特想问问他们的故事,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理由,纠结着纠结着,就狂吃了一份薯条汉堡。

喝多了坐在路边想吐吐不出来,不远处坐着一个妹子也是同样的状况,烟熏的妆容配着一身皮质的衣裤,她看着我,眼中一丝不屑,我看着她,想想她自己都是这步田地还好意思鄙夷我的酒量。两个基本相同境地的人相看两厌,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大概是夜晚带给我们某些倾诉的欲望,在夜晚遇到的人很多都会倾诉一下自我,或是我是这样的人所以遇到的人也会这样吧。不过幸好大多是陌生人,说完之后就分开,下次再见也早已记不清彼此的模样。

那些我听到的故事,不想在这里说,这不是说故事的好时候,那就这样,别人的夜,其实也就是我的夜。

我们都在这城里,感受着各自的冷暖,各有各的哀愁,也各有各的欢喜。夜晚到来时,我们各有各的心思,但无论是什么,都不过在这城市的灯火掩映中放大了的愁和绪。

在这个城市,我们不敢诉说自己的故事,不敢去为了那份冲动或是执着不顾一切抑或奋力一搏,只好在那些日日夜夜,在别人德故事里徘徊,要么笑成了一个泪人儿,要么哭成了一个傻逼,却抱着自以为是的感动,踌躇不前。

只是一直一直很好的一点,是我们遇到的人,无论陌生或熟悉,总有一部分人,会在这个疏离的城市里带给我们熟悉的亲切感,那时候的我们,是多么幸福。

愿之后每一个想要倾诉的夜晚,都有可以倾诉的人,愿每一个想要独处的夜晚,都有可以静下心来思考的时光,那些与人的温暖和独自的安宁,是我们一直所追求的。

月下独酌痴人,交错觥筹缱绻;

夜中独坐虔思,文争赋对博引;

选一人以相知,求群论以相识;

姑苏,白帝城,夜半,寒山寺。

以上。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sxjujiatang.com/ppgg/ppgg/1421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