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涛 http://hunan.ifeng.com/a/20170705/5797804_0.shtml在房价日益见长的这个年代,每个人都认为房地产企业稳如泰山。诚然,在几年以前,房地产企业就算负面消息再多也没有什么风波,但近来一段时间,由最近的恒大集团曝出自己去年负债多个亿,到湖北华夏幸福集团、福建福晟集团等房地产企业表示已经无力偿还债务,房地产企业可谓是频频爆雷。房价的上涨并不代表着房地产公司的稳妥,四川蓝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最近也传出了负面消息,根据最新资料显示,今年一季度末,蓝光总资产.43亿元,总负债.23亿元,资产负债率82.35%。
违约平安事件是蓝光债务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日前,蓝光发展官方公告显示,该司全资子公司蓝光和骏因债务问题被司法冻结,这是其一周内第二次发生类似事件。就在一周前(6月11日),蓝光持有的1.55亿股无限售流通股因股票质押违约被执行司法冻结。 蓝光持有的1.55亿股无限售流通股被执行司法冻结,占其所持股份比例9.68%,占公司总股本比例5.10%,冻结起始日年6月10日,冻结到期日年6月9日,冻结申请人为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冻结原因是股票质押违约。蓝光方面表示,本次冻结事项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公司将持续 蓝光子公司被司法冻结6月16日,蓝光发展(SH:)发布公告称,其持有的全资子公司四川蓝光和骏实业有限公司(下称“蓝光和骏”)股权被司法冻结,被冻结股权金额合计17.87亿元。 公告显示,此次共有6项冻结事项,冻结原因均为合同纠纷,被冻结股权金额合共17.86亿元。其中1-5项冻结申请人系平安不动产有限公司(下称“平安不动产”)旗下投资机构,平安不动产提前解除合同,共涉及被冻结金额约17.37亿元。这件事引起了平安方的不满,因而在内部对给蓝光的融资进行了限制。流传到外部就被称为是进了平安的合作黑名单。此事,外加媒体大量报道,引起更多资方的警觉,这年头连银行都在管控风险,更别提非银行资本,这使得蓝光融资难度骤然加大,危机一触即发。前有泰禾、华夏幸福,现是蓝光深陷泥潭,更有很多大小规模房企如履薄冰。尽管他们大多喊着“向千亿房企出发”,但有多少是真正有实力的,又有多少在高杠杆的薄冰之上走险,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真正的实情。就如蓝光,卖了药业在卖物业,一次次的断臂,却不现重生的痕迹。涉及惠州项目
蓝光在惠布局两个项目的开发单位恰好是此次蓝光冻结子公司蓝光和骏。两个项目(蓝光铂汇公馆、蓝光雍和园)分别位于惠城区江北和惠城区龙丰片区,是该司分别于年、年通过招拍挂所获项目地块,均为在售状态。 蓝光雍和园于年6月首次入市,最后一次取得预售证是年4月,先后取得13次预售证、共套房源,去化近9成;蓝光铂汇公馆于年4月首次开盘,同一年先后拿了4次预售证、共套房源入市,已成功售出近9成房源。不过,两个项目在今年均未新获预售。高负债下,断臂求存蓝光频现债务危机,一年内接连卖药业舍物业。年上半年,蓝光发展便以9亿元出售了“地产+医药”双轮驱动战略中的医药板块迪康药业。自此,蓝光发展的“双轮驱动”变成了“独轮车”。年7月28日,蓝光发布公告称,公司及蓝迪共享拟将合计持有的迪康药业%股权转让给汉商集团和汉商大健康,后两者拟以现金方式分别收购迪康药业,,股和10,,股股份,交易对价仅9亿元。对于为何出售迪康药业的问题,蓝光发展给出的回答是聚焦住宅地产开发和现代服务业。体面的回答却没有得到顺应的体面发展。与卖物业相隔不到一年,蓝光将自身重要的物业产业蓝光嘉宝大部分股份卖给了碧桂园。年3月22日,碧桂园服务和蓝光嘉宝发布联合公告,蓝光嘉宝将由碧桂园服务集团拥有71.17%。蓝光嘉宝将成为碧桂园服务的附属公司,其财务业绩将综合并入碧桂园服务集团的财务报表。协议签订后,碧桂园服务就准备将蓝光嘉宝从联交所除牌。据资料显示,在交易前后,蓝光嘉宝的在管面积高达1.3亿㎡,在全国物业公司排名第16,将如此重要的产业卖掉,足可看出蓝光发展集团的资金压力。蓝光在年赶上成都旧房改造,从制造业切入房地产。年,借壳迪康药业上市。年,跨越销售千亿门槛,从百亿到千亿的突破,蓝光发展仅用了4年时间,强如碧桂园、万科等头部房企也要5-6年。蓝光依赖极致高周转、加杠杆扩规模,在这轮周期里狂飙突进,一度成为众民企追捧的光环。但在调控风暴下,蓝光形势急转直下。年,蓝光地产主业销售仅增长2%,远未及亿元的预期目标。与此同时,蓝光的经营现金流仍在恶化。年三季报显示,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8.49亿元,同比下降-.5%,不得不大量发债高息融资输血;债务压顶,去杠杆艰难,蓝光一度踩中全部三道红线;同时,内部人事动荡,总裁级高管大批离职。年5月,蓝光集团开始频繁爆雷,先是相关机构把蓝光集团的债券评级从B1降为了B2,后市把蓝光集团的目前状况从稳定降到了负面。而且仅过了半个月,又对蓝光集团的评级进行下调。这就意味着各大机构并不看好蓝光集团的偿还债务能力,所以对蓝光集团的评级进行了多次下调。机构都不看好引动着各个股民的心,多次下调蓝光集团的评级,让该集团债券和股票价格呈断崖式下跌。年6月,蓝光集团不仅没有控制住下跌的颓势,而且还表现得更严重了。首先是6,万股的股票被冻结,然后是董事长进行了更换,新上任的董事长仅有26岁。年6月7日开始,蓝光集团被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法院等多方冻结了18.2亿元以及股。在这些消息疯狂在网上传播的同时,蓝光集团的股价也在无情地下跌,投资者和股民们并不信任新上任的董事长,也不相信此时的蓝光集团有能力偿还债务。面对这种情况,如果蓝光集团没有坚持下来,那么估计该集团可能会和之前濒临倒闭的房地产企业一样,从资金断裂到无力偿还债务,从奄奄一息到破产清算。蓝光集团在此风雨飘摇之际,根基已经被拦腰砍断了一半,剩余的一半也掉在悬崖上面,面对这种局面,不知道蓝光集团能否在这种困局之下找到一条出路。一家房企的没落,会引发各个负面的社会现象,最为惨重的,或是为那些未完工的钢筋楼买单的购房者们。他们失去的,或是上百万、千万代价的一套房子,甚至是一个家、整个幸福的人生。一步险,步步险。不论是从企业自身发展出发,还是从购房者、城市角度看,房企肩负重任,希望他们能走稳每一步,走好每一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