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从年至今,国际乒联有关乒乓球规则的重大改革调整多达9项。平均每两年就有一项改革措施出台,为所有体育运动项目之罕见。其目的也在清楚不过,那就是希望打破中国一家独大的局面。
?年,国际乒联将世乒赛参赛人数上限减少为男单、女单、混双7人(对),这样中国人在这三个项目上不可能包揽八强,男双和女双则为三对,这样中国不可能包揽四强,降低了中国队拿奖牌的可能。
?年,国际乒联开始将38mm的小球改为40mm的大球,限制中国队的快攻打法。
?年,国际乒联将规则修改为每两球换发一次,限制中国队多变的发球。同年,将发球改为无遮挡发球,限制中国前三板的威力。
?年,国际乒联将5局3胜制,每局21分的赛制改为7局4胜制,每局11分,增大比赛的偶然性。有的评论也是很犀利“改成每局一球,每场一局,全球多国家都可以参与,每个国家只能派出一名选手,说不定非洲都能拿个冠军。”
然而,国际乒联这些煞费苦心的举措却都没能限制中国乒乓球在世界范围内的独霸局面,甚至起到了一定的反作用。
?4年后,国际乒联和奥委会开始在赛制上想办法限制中国队以增加项目的观赏性。雅典奥运会对抽签制度进行了改革,男双和女双比赛中同一代表队的两对选手必须抽进同一个半区,这样中国队就无法包揽金牌和银牌。
?7年,国际乒联要求乒乓球拍海绵体粘合胶水由有机改为无机,减少弹性,限制中国的快攻打法。
?8年,又再对中国不断输出的“海外兵团”进行限制,避免乒球成为华人选手一家的天下。
?9年,又再次减少各队奥运会单打比赛名额上限,将3人减少为两人,这也就造成了本届奥运会,中国女单只有丁宁和李晓霞出赛,不能再出现像以往那样包揽前三名的情况。
这其中,每次一修改规则都会对中国队造成一定困难,但是无奈训练基础出众,人员储备丰富的中国乒乓球队对任何变化的适应也要来的比对手更快。不管国际乒联如何限制,中国队整体的强势局面也很难被撼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