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到Z,英语老师绝对没教过你的quo

合作/报料/投稿,请联系个人

现在的东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去寻美食有百种风味,经典的粤式茶楼、火辣的川湘风味、清爽的日式料理、浓香的韩国烤肉……

但是吃多了翠釜玉盘,看多了浓郁风情,东莞人开始怀念传统的手艺、天然的味道。毕竟再豪奢的菜馆,都难还原回忆的味道。更何况快节奏的当下,谁还会不用味精单靠时间炖一锅香气氤氲的汤?如果用26个字母来形容东莞的地道美食,我想该会是这样吧!这份"东莞美食"字母表,请你好好收藏,你的英语老师,一定没有教过你!

积年沉淀而最终留下的东莞传统风味,

不需新奇去博人眼球,

不需精美得有相无神。

正如同隐居世外的高手,

说道万变不离其宗,

端的是举重若轻。

一张二十六字母表,

能不能数尽东莞美食的地道风味?

▲艾角,每年正值春天,万物初生,恰好是吃艾角的时节。老人家们会从田里采摘野生的艾草,开水煮过,用刀剁烂,再混合米粉做成粉皮。根据不同口味,有豆蓉加花生的咸馅,有白糖加蛋丝的甜馅,然后包成角状,上屉蒸熟。这种带着青草味道的小食,是很多东莞人的童年回忆。

▲麻涌蕉,可谓远近闻名。香蕉是岭南四大名果之一,也是东莞市水乡三大传统作物之一。东莞常植品种优点多多,抗风力强、蕉肉香甜嫩滑、蕉皮光亮薄身、不易起黑斑点。当地民谣曰:“麻涌香蕉大又多,蕾蕾像个大猪萝;待到秋来蕉子熟,香气飘过五条河。”

▲道滘蟛蜞酱,俗称蟛蜞咸扒,在水乡河道或稻田旁捉到蟛蜞后,除去壳甲和毛爪,用清水洗干净,用石磨碾成酱,加入适量食盐,用瓦罐装好封上盖,放在屋顶或天台上晒十天以上,后加炒米,仍放在天台上晒,待米烂后,是为上品。二百年前,赖洪禧就写过:“寻常一味蟛蜞解,敌得虾蟆马甲香”。

▲石龙豆皮鸡,所谓“不吃豆皮鸡,枉来石龙镇。”豆皮鸡源于80年代初,是由一位名叫叶涡的人创作的独门美食,创始人以前长过天花,脸上留下了密密麻麻的疤痕,称为“豆皮脸”,于是这款鸡就叫“豆皮鸡”。豆皮鸡的做法其实是白切鸡的一种,但选鸡、煮鸡、浸鸡、配味各环节处理更加独到,肉嫩骨香,清淡鲜美。

▲东莞大包,相信很多“老莞城”都吃过。莞城街头巷口的大包店,店面或许不豪华不显眼,但仍然每日清早就人头涌涌,有老人,有主妇,有指望“吃一个饱半天”的学生,还有远道而来的“存货者”,买上一大袋放家里冰箱。大包价格实惠,馅料满满的猪肉、鸡肉、卤蛋、冬菇等等,绝不偷工减料。

▲万江腐竹,油亮光鲜,煮熟后香醇嫩滑味美。最早生产于万江永泰村,其后是新村。腐竹是将豆浆加热煮沸后,待表面形成一层薄膜,挑出后下垂成竹枝条状,再经干燥而成。薄薄的腐竹不仅蕴藏着祖辈们的智慧,又是“富足”的谐音,寄寓着家乡的祝福。

▲洪梅三滚骨,做法简单,但风味诱人。只需用热水煮滚,煲三十分钟,但切记要掌握煲煮的火候;然后加入沙姜、油盐等,除去猪肉的臊味。三滚骨不仅仅是一根骨头,除了表面的肉和筋腱,最吸引人的是骨筒内的骨髓。稍稍冷却后吸食骨髓,润滑鲜美,甜中带甘,还有丰富的胶原蛋白。

▲青麻茶,东莞凉茶中少有的香甜醇厚,因其具有清热润肠的作用,备受老一辈莞人追捧。青麻茶是将麻子仁磨烂,再用清水煲开,去渣后加上白糖而成。除此之外,不会添加其他调料。如今自己制茶叫卖的人越来越少,不过在振华路的一些老店铺里,还能点上怀旧的一杯。

▲炒米饼,是将大米翻炒至金黄,而后碾成米粉,和上糖胶以及加入各地特色的配料,比如芝麻、花生、鸡蛋、花生碎、椰丝等等,用木制米饼模具碾压后敲出,放入烤炉中烤制而成。米饼松脆、香甜、可口,传统习惯一般在秋冬制作,过年时品尝。密封后放于阴凉处,可长久储存。

▲炸油糍,是很多东莞人的童年回忆。油糍都是现炸现卖的,一个圆形的铁勺,先浇一层薄薄的粉浆,盛上满满的馅料,馅料多数是萝卜,切丝加五香粉、盐、糖下锅炒香;然后再浇上一层粉浆,放进油锅里炸,直到变成令人食指大动的金黄色。炸好的“油糍”外脆内嫩,一口下去油香四溢,又非常饱肚。

▲头菜斩猪肉,一道好吃又简单的东莞家常菜。蒸头菜讲究多油,要选取五花猪肉,肥瘦两相宜,然后将猪肉和头菜洗净切碎,搅拌在一起后,加入姜丝和腌料,耐心剁成肉饼,放在盘子里压实。最快捷就是放进电饭锅蒸熟,出锅滴上几滴香油,人间美味。

▲碌堆,叫“碌”是因为它如球一样,可以滚来滚去,所谓“煎堆碌碌,金银满屋”。碌堆是以糯米粉加糖浆制作,成团状,中空,然后吹气如球,表面再沾些芝麻,油炸而成。新鲜出炉时香、甜、软,十分可口;经放置后,“跑”了气会变瘪变硬,这时就切碎,加入酒槽、番薯等煲糖水。

▲石龙麦芽糖,东莞糯米米质优良,加上有精巧的传统工艺,所以制出来的麦芽糖品质优良,呈微透明的金黄色,犹如琥珀,味道清甜且带蜜味。麦芽糖柚皮也是广东东莞的土特产之一,选用优质沙田柚,取柚皮晒干,用清水长时间浸泡去涩。然后刨掉柚青,片成薄片,用麦芽糖腌制多天后才能做成。

▲广式糯米鸡,制法是在糯米里面放入鸡肉、叉烧肉、排骨、咸蛋黄、冬菇等馅料,然后以荷叶包实放到蒸具里蒸熟。要选择大而新鲜的荷叶,才有十足的清香扑鼻;要用小火慢慢蒸熟,直至荷叶味和鸡肉味完全渗入糯米中,那么入口时微微粘牙的糯米,会是最巅峰的感受。

▲砂糖桔,又名十月桔,以鲜美而极甜闻名,咀嚼后无渣,口感细腻,为桔中佳品。最初产自四会市黄田镇砂糖村,因而得名砂糖桔。砂糖桔果实较小,呈扁圆形,顶部有瘤状突起,蒂脐端凹陷,色泽橙黄,果壁薄,易剥离。

▲长安盆菜,各种美味汇于一盆,人们围桌而坐,饮食说笑。盆菜通常由九层或十层菜组成,寓意“长长久久”、“十全十美”。叠层一般先是白切鸡和烧鸭,中层是猪肉和鱼类,下层是冬菇、腐竹、萝卜、猪皮等,最后蔬菜垫底。上层肉菜的汁会逐渐渗到下层,使得下面的菜味道极佳。

▲企石九大簋,包括乡村鹅乸煲猪肚、家乡豉油鹅、企石风味鸡、香腩肉、生炒鱼片、江边水丸、鲤鱼炊糯米、铁岗扣肉、铁板鲍汁豆腐共九道菜。“九大簋”,是盛行于广东省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盛宴的总称,席间每道菜都选用最好的材料,不但言其多,且含有极其丰盛、隆重的意思。

▲大岭山烧鹅,是一味传统的土灶荔枝木烧鹅。烧制前要先腌制,将生抽、砂糖、盐、酒、蒜茸、五香粉以及“各家独门秘方”塞入鹅肚内,用铁丝扎紧并摇晃均匀,挂在通风处稍稍吹晾。“荔枝柴”质地坚硬、耐烧且少烟,用来烧鹅可以增添一种果香味。点火后,将鹅挂入热炉内,间歇旋转使受热均匀,最后成品才会遍体金黄。

▲东莞腊肠,在制作上与普通腊肠有所不同,它采用当天加工的新鲜猪肠制作腊肠衣,用8:2的瘦、肥肉切粒剁烂和匀,拌以白糖、食盐、特级生抽酱油和味精,入肠前还洒上山西汾酒。捆扎后,自然风干至适度,即放入火柜以文火烘烤至透明干爽。东莞腊肠色泽鲜亮,口感爽脆、香醇、鲜甜,素来有“广东腊肠数东莞”之说。

▲糖不甩,口感酥滑,醒胃而不腻,加点姜汁还能祛寒正气。糖不甩虽做法简易但手法讲究,先糯米粉煮熟,挪搓成粉丸,搓粉团要滋润发光,有韧性、无粉粒、不粘手。然后用片糖熬制糖浆,糖浆滚烫时慢慢加入糯米丸,不时搅拌以免粘锅。出锅后撒上花生芝麻碎,还可以点缀上椰丝蛋丝伴食,香气四溢,老少咸宜。

▲麻橛,是东莞在春节前的传统小食,阿嫲在制作炒米饼时,会随手先做一些麻橛给孙子解馋。橛者,东莞人称之为一小段。一粒粒麻橛大小相近,约二三公分长,菱形,其色如麻,糯米粉口感松软微粘,研碎的炒花生和芝麻满口生香。麻橛相叠相连成方胜图案,寓意为方正无邪,同心合意。

▲东莞肠粉,有两种主要流派:一种是布拉肠粉,以品尝馅料为主,肠粉浆用粘米粉加澄面、粟粉和生粉制成,相对透明,在网筛上铺一块白布,浇上米浆,隔水蒸熟成粉皮,再放上馅料卷成猪肠形,淋上熟油便成;另一种是抽屉式肠粉,皮多馅少,是将纯米浆舀到特制的托盘中,均匀摊薄,然后加蛋加肉,放入抽屉式蒸架中蒸熟,卷褶取出后浇上特制酱料直接食用。

▲厚街云肉,是厚街自古以来酒席上必备的菜肴。煮云肉,首先要将酱油、南乳等配料放入油锅爆香,再放入土猪五花肉、片糖焖煮半小时;随后加入芋头、马铃薯,添水浸没,再大火焖煮两个半小时。出锅后五花肉甜而不腻,入口即化,芋头和薯蓉既软滑又有肉香,同样美味。

▲冼沙鱼丸,地道的东莞水乡菜,以高埗镇冼沙村的鱼丸最为出名。洗沙鱼丸所取必是新鲜的鲮鱼,鱼塘中不能养鸭鹅,以保持鱼肉的味道纯净。把鲮鱼剃骨取肉之后,要用两根铁棒反复敲打6个小时以上,让鱼肉中的胶质出来,再攒成鱼丸,因此鱼丸韧性足,相当有嚼头,扔在地上可以像乒乓球一弹数尺高。

▲中堂鱼包,形如云吞,是用鲮鱼肉擀成皮,再包上冬菇、腊味、猪肉等馅料的特色小吃。制作鱼包,首先要将鲮鱼起鱼青,再将鱼肉碾压成薄得像纸一样的鱼包皮,包馅后细心捏成一个个小巧的鱼包,造型奇美、皮薄馅靓、爽滑鲜嫩、口感极佳。“食过上汤鱼包,百味全无”,这是东莞人对中堂鱼包的赞誉。

▲道滘裹蒸粽,东莞特色传统名点,粽香扑鼻,入口油而不腻,糯而不粘,咸甜适中,香嫩鲜美。其馅料讲究,选用上等咸蛋黄、湘莲、绿豆、五花腩肉、糯米,加上蒜蓉、沙姜、五香粉等调味品配制;用泡软洗净的上好青竹棕叶包紧,要水浸不入;再绑上东莞咸草,经沸水浸泡、明火滚煮数小时制成。

说到底,26个字母还是太少!

你最爱的东莞美食是什么?

你最爱的东莞有多少美食?

赶紧转发出去,看看自己尝过多少种吧!

如果有过半没吃过,还好意思说自己是东莞人吗?

赞赏

长按







































点滴型白癜风
北京一次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sxjujiatang.com/gqjs/872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