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独树一帜的运动系青春群像剧

汤浅政明——作画界的暴走族,监督界的抽象派(三)完结

回复数字“”“”查看前篇

『乒乓』——站在漫改的“巅峰”

以『乒乓』这次动画化的质量,跻身日本漫画改编动画中的巅峰梯队是必然的。它注定成为那种“非主流”神作,偶尔在有人询问有什么值得补的片时,才被小部分群体拿出来念叨一下。十个看完『乒乓』的人里有八个会去向周围的人推荐,但他们推荐的对象里可能只有一两个最终能看完它。一般人第一眼决定是否看一部动画的理由无非是画得好看,剧情搞笑或是有噱头,而这些能吸引到人观看的资质『乒乓』都没有,这向来是汤浅作品的特征,但他这次做得更彻底一些——奇奇怪怪的写实化的脸,偏门的乒乓题材,甚至连个女主角都没有。这样的作品的确太容易被错过,同时被错过的,还有“能看到这样一部动画真是太好了”的感动。

若是你看过『乒乓』的原作,就会明白,这样的作品如果能被动画化,那也只有汤浅政明能搞定。如果你先看了动画,再去看原作漫画,你会更惊讶——这简直就像是松本大洋自己担任作画的结果。

实际上,起初汤浅政明并不想接下这个活,因为在他看来,松本大洋的漫画已经有很高的完成度,再做成动画简直是多此一举,不过,他最终还是接下了这份能将自己喜爱的作品“画”到屏幕上的工作。动画细致到每个漫画格子的惊人还原度,让所有人咋舌,而汤浅对整部作品的解构和重建能力更是令人惊叹——他能力的上限,真是估不到。

『乒乓』的原作漫画仅有55话,却是松本大洋的代表作之一。看『乒乓』原作的感觉,就像是看一场节奏紧凑的乒乓比赛,干净利落,让人心神激荡。汤浅政明在动画里,费尽心思地将这种藏在方格里的节奏铺开给观众看,几场比赛都足够成为教科书级的作画范本,难以想象还有谁能做得更好。

对于不熟悉原作的天朝观众来说,根据『乒乓』这个标题推测,八成会得出这是一部“YY强国”式体育漫的结论,它的真实感和对细节的细致刻画,的确让它成为了体育漫画中的杰作,原作精致到将每个球的运动方向都仔细地画了出来,汤浅也将这种真实感和动态还原到动画里,让画面呈现出无与伦比的跃动感。可无论漫画版还是动画版,真正得以令人铭记在心的,还是对“情感”的刻画。通常体育系里热衷的“拼上一切努力”、“燃”、“友情和泪水”这里全都有,但其表现的本质却完全不一样。

『乒乓』的故事发生在一所普通高中的乒乓球部,这一届部里忽然出现了两位天赋异禀的选手,一个是从来面无表情对胜利毫无欲望的月本,另一个是天资过人但有些狂妄自大总是缺席练习的星野。同一场球赛,疏于锻炼的星野早早败给了童年玩伴、曾经的手下败将佐久间,而月本则差点连作为人才引进的中国选手孔文革都打赢,成为黑马。星野就此开始自暴自弃,放弃了乒乓。而月本则被教练重点培养,可他心中一直等待着那个“乒乓英雄”的归来……作为体育系漫画,这看起来似乎不算是多么别具一格的故事,实际上整部漫画的五卷内容不过也就是训练以及两届比赛,没有一点拖沓的戏份,这反而让作品里现实的残酷和绝情指数直线上升,强手的一朝下马,无天赋者的放弃,再努力都无法战胜“天赋”二字的无望,以及月本和星野最后那场被留白的决战……它不是那种能让你看完后充满了昂扬斗志的漫画,相反,视对结局理解方式的不同,有很大程度上你看完后心里会堵个几天。

对此,汤浅有自己的解读。如果说漫画版的『乒乓』是致郁,那动画版就是治愈。在汤浅的动画世界里,『乒乓』里的每一个人都得到了救赎,包括『乒乓』之外的观众。

从漫画到动画,汤浅的改动方式是将漫画的整个叙事节奏拆开,主时间轴不变,回忆部分的线索和事件重新整理再替换插入的时机。根据之前的访谈,这一回汤浅那个“喜欢跑去刻画主角以外角色”的“使用偏好”仍在,动画对这些角色的“添笔”以及对星野训练的删减,曾一度让不少原作党担心后续星野的崛起失去说服力。但这次汤浅hold住了,他做到了让动画中期是出色的群像剧,又通过出色的最终话重新确立月本和星野绝对主角的地位。像佐久间这样原作的完成度就已经非常高的角色,汤浅几乎分毫未动,但其他有发掘空间的角色,汤浅都大加发挥了一番,甚至原创了几个角色进一步诠释他心中的『乒乓』这部作品想要传达的核心。

变化最大的角色当属孔文革。这个日本动画里少见的真的找了中国人配音、全程大部分时间说中文的中国角色,不仅是正面角色,还是汤浅的正宗亲儿子。诚然,大部分人最初看『乒乓』都是基于“听说这片里有个特别屌的中国人”这样的民族自豪感,虽然一大批小学生看到孔文革开始输球后就嚷嚷着要扔片,但平心而论,孔文革真的是整部动画里最受偏爱的角色。“乒乓”原本对孔文革来说,是那班飞往祖国但他却乘坐不了的飞机:未能成为祖国的顶尖选手,让他一直卯足了劲想在日本打出名堂,再重新换取回国被接纳的机会,可第一次志得意满参赛,本以为能秒掉日本众渣渣,结果先是差点输给名不见经传的月本,后来又彻底输给了高中生界的乒乓王者风间,这之后,漫画对他的处理仅仅是三言两语交代他开始学着融入,努力将自己所在学校的乒乓球队从弱队培养成强队,找到新的人生方向。动画则将这些进一步具体化,不仅增加了他对故乡和母亲眷恋的描写,在赛后又大费笔墨地刻画他如何逐渐和球队成员成为朋友,如何在异乡找到归属感,甚至结尾还给他原创了一个相当辉煌的结局。顿时,那个渴望被认可,渴望回国,却屡屡受挫最终归于平凡走上“园丁”路线的悲情中国选手没有了,原作残酷的“天赋决定论”淡化了,当然吾等天朝观众也感到了无比欣慰。

乒乓对风间来说,则是不容失败的重负。动画给他增加了一个女友,表面上是增加了他的赢家指数,实际上却是以他的女朋友为切入点,将他的压力和牺牲更加具体化,家族的重负,父亲悲剧的阴影,近乎自虐式的训练,风间打球的不快乐,不用说也能看出。也因此,星野战胜他的那个场景,本来很容易被做成主角光环开挂,最后却有了乒乓英雄“星野”救赎风间的效果。风间原作那个归于平庸的惨淡结局也被汤浅温柔地抚摸成了“因为受伤而退出国家队”,比起电影版『乒乓』对这些让人惆怅的部分避而不谈的态度,动画这样温情又合理的处置方式,反而更令人长舒一口气。

其实,从原作的展开而言,整部漫画的走向多少是有点“非主流”的。它真的是一部单纯的体育漫吗?不,不如说这是一部“反体育漫”的作品。漫画里的角色们,不努力再有天赋都不行,但没有天赋,再努力都没用。比起所谓的“努力就会有收获”式积极向上的作品而言,漫画版的『乒乓』其实一直在试图通过一个有些冷峻的姿态告诉大家,将人生的一切都倾注在乒乓(或者运动)上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依然有其它许多更重要和更值得珍惜的事情。胜者只有唯一的一个,大家能记住的,也只有唯一的那一个,不管你曾经多么辉煌,一旦你成为不了那一个,就会火速被遗忘。可对每个人来说,你的选择却远不止一个。体育运动,在胜者的笑容背后,总有败者的遗憾,可『乒乓』里的角色,却是能带着这种遗憾和无力继续微笑的人。动画的结局,最大程度地填补了这种遗憾——周游各地最后流着泪发现自己即使曾惨败却依然最爱乒乓的那位路人选手;最后能坦然和旧友面对过去的蝴蝶君子;学会在高兴时就大笑的月本;嚷着“不能把乒乓当成一切”在打水漂失败时会咂嘴的风间;生了三个孩子的佐久间;在日本发展顺利的孔文革;还有笑傲国际比赛的星野……即使有遗憾,这种遗憾也被磨平了。胜负,从来都不是一切,但并非一定要以令人痛苦的现实来表现这一点。漫画里的决赛月本有没有让球也已经不重要,动画终于给了我们一个确切的答案,英雄,始终是个英雄,这个答案,才是完美的。

或许有人更欣赏会原作的残酷真实,不过,既然有了英雄这样的奇迹,我们为什么不将梦做得更美一些呢?动画版『乒乓』让我们收获了一部好作品,让所有人都被来自乒乓星的英雄拯救了,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这想必是极好的。

一般人们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某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家伙,都会搬出“鬼才”这个词来。光是动画界,被叫过“鬼才”的就数不胜数,而汤浅政明是少数完全担得上这名号的人。从艺术表现力上来说,他从未失手,从期待度上来说,他从未让观众失望,也难怪乎粉丝还会自己捐钱给他做动画玩票,由此诞生的『摔跤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风格或许也是汤浅政明的最好注解——一个永远色彩斑斓的、跃动着的、总能带给人们惊喜的、内心充满爱的抽象派行为艺术家。

赞赏

长按







































北京哪个医院能治疗白癜风
北京哪里白癜风看的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xjujiatang.com/gqjs/912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