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胶——国际乒联的定义就是乒乓球拍击球拍面的覆盖物!
通常所说的乒乓球胶皮并不是直接粘在底板上的,而是覆盖于海绵上面,胶皮和海绵的复合物称为套胶。
根据套胶的胶粒方向可以分为反胶和颗粒胶;
颗粒胶又分为正胶、长胶、生胶;
反胶——就是胶粒朝下,表面光滑的胶皮。
其特点是击球旋转力强、击球稳定、易控制,适合弧圈型或弧圈结合快攻型打法。由于击球稳定,控制球好,因此也是初学者首选的类型。
例如挺拔的变革系列、龙(龙怪兽)系列、Q系列等都属于反胶;
正胶就是胶粒向外的套胶,也叫短颗粒胶皮;
特点是弹性好、速度快、击球稳、不吃转,适合近台快攻,尤其是左推右攻型打法,是直板快攻型选手最常用的胶皮类型之一,过去庄则栋、刘国梁等一大批世界冠军都采用正胶海绵直拍。
挺拔的快速内能套胶(SPEEDYSOFTD.TECS)就是正胶。
长胶——这是一种胶粒细而长的胶皮覆盖在一薄海绵上面的胶皮海绵,是我国在20世纪六十年代发明的。
作为正胶胶皮中比较特殊的胶粒,其胶粒长而且柔软,韧性佳,受到冲压斜向一侧,致使回球线飘忽不定,击球下沉,在业内素有“魔术胶粒”之称。适用于打削球(李倩反手用的就是长胶)和怪球(N多人使用长胶打怪球)。
挺拔草内能长胶
挺拔神话长胶
生胶
生胶是一种介于长胶与正胶之间的一种胶皮,其性能也集两家之优,具备了长胶胶粒反旋转性、击球下沉的特点,又具备了正胶胶粒善于快攻的优点。
国际乒联对颗粒胶片的规定:
2.4.3.1“普通颗粒胶”是一层无泡沫的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其颗粒必须以每平方厘米不少于10颗、不多于30颗的平均密度分布整个表面。
2.4.3.2“海绵胶”即在一层泡沫橡胶上覆盖一层普通颗粒胶,普通颗粒胶的厚度不超过2毫米。
防弧胶皮
专门对付弧圈球的还有一种叫“防弧胶皮”的反胶海绵胶皮,这种胶皮拍面无粘性,表面较光滑且轻微发涩,击出球运行牲速度较慢、弧线较短,着台后下沉飘忽,令对手难以按常规判断,对付弧圈球尤为奏效。如前述当年蔡振华反面贴的就是这种胶皮。
挺拔的防弧胶皮—易拦防守
海绵厚度
在套胶的包装盒上会有标注,OX、0.5、1.0、2.1、MAX;单位是mm。
OX一般用于长胶的标注,意思是无海绵;
0.5意思是海绵厚度0.5毫米;
MAX意思是海绵厚度介于2.2—2.3毫米之间。
海绵硬度——包装上会有标注!
挺拔套胶一般采用软、中软、中、中硬和硬来表示套胶的硬度;
国内的海绵硬度标准一般分两类:一个是邵氏W,另一个是邵氏A。
硬度换算(仅供参考)
软低于邵氏W43~44度或邵氏A38度
中软=邵氏W43~44度或邵氏A38度
中=邵氏W45~46度或邵氏A39度
中硬=邵氏W46~47度或邵氏A40度
硬高于邵氏W46~47度或邵氏A40度
海绵颜色海绵的任何技术指标与颜色都没关系,海绵的颜色主要是用来区别型号!
套胶的技术指标——速度(SPEED)、控制(CONTROL)、旋转(SPIN)
套胶上都会有标注
如何选择乒乓球套胶:
最好的方法是听听老运动员给你的建议!
第一:以快攻、扣杀为主的进攻型运动员,为了保证其近台攻击的力度,一般均选择重量略重(90g以上)、板体较厚(6.5mm以上)比较坚挺的七层底板。但是直板两面进攻者,由于背面也要覆盖海绵胶皮,故选择底板的重量相对要轻些。如果是考虑加强攻球的速度,通常选择表面粘性特点中等、颗粒较短的反胶;如果是注重控制球可挑选厚度中等(1.8-2.Omm)硬度适中(40-44度)的海绵与之搭配。
第二:以弧圈进攻、大力抽杀为主的进攻型运动员,由于活动范围与动作幅度较大,为了保证连续击球时的灵活快速与良好控制,通常选择重量较轻(90g以下),板体或薄(横板)或厚(直扳)而弹性较好的五层底板。注重旋转,通常可选择表面粘性较好、颗粒略长的反胶;注重速度,可挑选较厚(2.1-2.2mm)并且较硬(45-48度)的海绵与之搭配。
第三:攻、削结合打法的运动员,由于要求全面地掌握技术,既能攻又能防守,通常选择重量较轻(90g以下),板面较大,吃球较深,但有一定弹性的底板。如果是注重旋转变化,通常选择表面粘性较好、颗粒略长的反胶;为了保证其削球的良好控制,经常挑选厚度适中(1.5-2.Omm)并且软、硬适中(40度左右)的海绵与之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