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发球和拉球总是感觉吃不住旋转,怎么办?
马凯旋教练解答你的提问比较有技术含量,也比较复杂,我在这里主要强调以下几点:
1.板形的控制。比如说你是直板,发下旋球的话,板形一般来说要后仰一点,太立起来不行,触球的部位不能太接近球的水平中心线,要触球的中下部。而且板形一定要相对的稳定,出手前(右手为例)右脚膝盖上端的支撑感和蹬地的环节必须要注意,绝不能只用上肢拉球。
2.挥拍的速度。挥拍速度在触球前要有一个合理的加速,而不是匀速。你可以试想一下,发球的时候,如果你的引拍速度和发球速度一样的话,不管你手腕再有劲儿,球也转不了。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强调:慢引拍,快下手。当然这只是一个文字上的说法,并不绝对,到底慢成什么样,快成什么样,要有来球做参照物。挥拍过程一定要有相对的加速,这样才能打出速度、力量、旋转来,才能有那种吃得住旋转的感觉。
3.持拍手所有的关节部分,比如手指、手腕、肘,决不能翻动。如果拉球翻腕翻肘的话,肯定转不了。应该先体会同一角度,挥动要同时同方向,这样才能把旋转拉的更纯粹。
练习的时候,如果有朋友给你发多球,在建立了基本的动作之后,可以用转一点的下旋来练技术。因为又软又不转的球,才是最难拉的。高手并不怕转,俗话说没有拉不起的下旋球,但是不转球可不好拉。你在建立了基本的动作之后,用强下旋来练习的话,主要是为了借上对方的旋转,还能发出自己的力量,这样才能有强烈的吃住球的感觉。
练习拉下旋球时,决不能板形后仰过多,那咱们的练习就没有意义了,板形适当的立一点儿是可以的,尤其是面对转的半出台球。挥拍要有一定的速率,角度却不能变。另外,握板的时候,要有一松一紧的感觉。发力的那一下是很紧的,但是出球之后,就不能死攥着球板了,那样的动作是僵硬的;也不能一直握的很松,那样拉球稳定性会下降。正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要张弛有道才好。
马凯旋,前北京队乒乓球运动员。年赴美工作,年成为美国乒协会员、注册教练员。学生中有多人入选过美国国家少年队、青年队;美国国家队。自年起,受《乒乓世界》编辑部之邀,陆续发表多篇有关业余乒乓球技术与训练的文章。他乒乓球履历多彩独特,教学经验丰富。现担任乒乓世界杂志与国球汇的技术顾问。
在刚结束的第17届泛美运动会上,马老师的学生,代表美国队上场的吴玥夺得女团、女单两枚金牌,同时取得了里约奥运会女单参赛资格。
有技术问题,直接留言“找教练”并加上你的问题,国球汇君就能去联通教练员了。
就像这样:
找教练:发球时,一旦加旋转,就容易出台,问题在哪里?
你觉得拉球更转的关键在哪?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