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里约奥运会乒乓球项目决出了个人赛的奖牌归属
男子女子的冠亚季军,
差一点就再一次,
全都是社会主义选手。
(可惜白俄罗斯老萨输给了日本选手水谷隼)
实际上,
社会主义国家在乒乓球这项运动上的成就由来已久。
“社会主义的乒乓球”
这个现象有点意思,
为什么不是社会主义足球、篮球、排球,
偏偏是社会主义乒乓球呢?
▼
乒乓球
英国人叫TableTennis,美国人叫Ping-Pong,中国人叫乒乓球,台湾睦邻叫台球。
19世纪80年代,英国人室内打不了网球于是就发明了这个微缩版,乒乓球运动随之出现,渐渐成为正规的体育项目,并在年举办了第一届乒乓球世界锦标赛(即世乒赛)。随后的20年里,基本上就是欧洲人在玩。
直到20世纪50年代,二战硝烟未散,冷战铁幕又降,社会主义阵营也开始在苏联老大哥的带领下与帝国主义在乒坛上展开了斗争。
在这个过程中,地缘上乒乓球中心从欧洲来到了亚洲,年日本选手TomieOkada-Okawa成为第一位夺冠的亚裔女选手,此后一个甲子,再无非亚裔女选手夺冠过......
但更重要的是,意识形态上从资本主义的剥削下来到了社会主义的怀抱。
接下来就来展开港一下。
▼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
从年第一届世乒赛开始到年第十三届,
都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争夺桂冠,
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一度禁止乒乓球长达20年,
原因是:这球太小,看久了伤眼睛。
(为革命,保护视力,眼保健操,开始。)
随后爆发了二战,世乒赛也停赛了8年,
二战过后,
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对抗代替了同盟国与轴心国的对抗,
政治上的争霸意识延续到了竞技场这个象征国家软实力的战场上,
社会主义国家有“举国体制”这种牛逼的体育生产方式的优势,
苏联也开始发现乒乓球运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有着相当大的价值,
东欧各国也纷纷紧随老大哥的步伐。
说来有趣,
第一任国际乒联主席蒙塔古就是一位英国共产党员,
还曾写信给我朝朱老总,
力邀中国加入国际乒联,
这间接促成了中国早在50年代就开始了乒乓球事业发展。
虽然在年至年的7届世乒赛上,
日本获得49项冠军中的24项,
但总体而言,
从年至年的22届世乒赛共个冠军里,
有87个归属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开始遇见了乒乓球。
▼
器与道
此前,欧洲各国瓜分冠军,
靠的都是工业革命那一套:科学技术、管理学。
后来日本在50年代的异军突起,
都是其重视运动科学(系统的体能训练)和器材革新(超厚拍面)的结果。
但正所谓形而下谓之器,
器具的东西总归是不靠谱的,
年,国际乒联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海绵胶皮连同粘合剂厚度不得超过4mm,单层颗粒胶连同粘合剂厚度不得超过2mm,
年韩国选手还因为使用修自行车的胶水使拍子更有弹性而被取消成绩。
规则一变,资本主义就此在乒坛失势。
而社会主义,是可以用强大的感召力发展乒乓球事业的,
正所谓形而上谓之道,
社会主义在制度上的优越性能够为生产力发展提供稳定而强劲的动力,
这在体育事业上的体现就是“举国体制”。
苏联首先通过强大的感召力集中资源发展体育事业,
而东欧和中国实力不如老大哥,
于是选择了最得心应手的乒乓球事业,
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
对运动员从小开始的集体主义的训练方式和对全民的乒乓球普及,
其实直到我们这一代,小时候都有在球台、水泥台板甚至饭桌上乒乒乓乓过吧,
家里面,都有一把祖传的双喜/双鱼牌球拍吧。
▼
中国国球
说到这里,
我们大概能猜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乒乓球得心应手的原因了,
在一穷二白时期,“举国体制”实施成果主要看规模和规模带来的成本。
拿足球、篮球、排球和网球来做比较,
前三者都是人数超过5人的团队运动,
设计一个机器人做一件事比设计好几个机器人一起做一件事要好办得多呀。
此外,这三者
人员、场地、战术配合、团队核心的规模都很大,
需要投入的成本也很大,
所以除了苏联之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在当时并不具备发展这些运动的国力,
甚至作为乒乓球模因的网球,因之场地规模大了百倍,
也发展不起来。
所以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乒乓球会成为社会主义的兵乓球,
甚至成为中国的国球。
年至年15届世乒赛共个冠军中,
有个归属于中国,此外还有3个属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及中国发展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成为了最大、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不再是一个一穷二白的社会主义国家,
但中国仍然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因此,
中国在体育事业上的“举国体制”力度和成效相比苏联来说,
可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乒乓球的发展,更不在话下了。
当然,再伟大的体制也难免有小瑕疵嘛,
这种“举国体制”下大家对运动赛事的看法仍然停留在冷战时期的争霸/战争心态,
即使我们这一代人根本没有经历过冷战,
但它仍然存在与我们的语境里。
唯金牌论、对本国未夺冠运动员的戾气、对他国打败我国运动员的杀气,
都是有迹可循的。
从体育说开去到其他领域,
也是一样的。
▼
中国乒乓:超乎运动
甚至于
乒乓球本身在中国,
就是超乎运动的事物。
因为包括乒乓球在内的“举国体制”下成功发展起来的运动
带给了我们在体坛上的地位,
提升了所谓的软实力,
满足了我们
“努力锻炼身体,使自己成为优秀的祖国保卫者和社会主义建设者!”
的“劳卫制”目标,
另一个满足这一目标的是广播体操。
所以,
中国的社会主义乒乓球,
也是我们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信仰的载体呢。
此外,
年中美破冰,靠的就是“乒乓外交”。
在文革时期办成这件事情可不容易,
亏得周总理机智地写了一封信给伟大领袖,
论证了“乒乓外交”的政治斗争战略意义。
毛主席当即说了:“把乒乓球看作是资本主义敌人的头,用社会主义的拍子打球,你就为国家得分!”
贵阳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白癜风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