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业余球迷都在潜心琢磨拉球发力的问题,追求的越来越细,但还是找不到手感。其实在练球过程中,只要记住一般的发力方法,认真去练习就可以了。一个总的原则就是务求把力量全部用到板子上。然后你只要明白,第一点一定要扭腰,第二点一定要摆臂,第三点一定要有收小臂的动作。最重要的是扭腰,收小臂,一系列的爆发一定要在同时完成。
有很多人就是追求的过细,一会想蹬右腿,一会又觉得扭动的惯性问题没解决好。这样总把自己逼得无所适从。很多小队员发力出色,你去问他,他保证什么理论也不知道。只知道放松----紧张,摆臂----爆发,扭腰----前迎。
坚决反对在练球时,把注意力放到蹬右腿上,因为在你扭腰时只要有重心左移前移的意识,右腿不会不出力,只要不在发力时重心下挫就行。同时在练球把问题考虑的过细还会不自觉导致发力不集中的恶果。平时多做做空动作,体会发力的感觉,练球时注意力集中和发力集中。有一些基本而无误的常识就可以了。长此以往,必会成功。
一、板形的控制
良好的握板方法是拉好弧圈球的基础,直拍不能吊拍,手腕与前臂成一直线,拍形略向前倾。拍后三指略弯曲,中指、无名指顶住球拍,以中指为主。有一段时间我一直为自己的握拍所困扰,尝试各种握拍法,其间走了一段弯路,但对弧圈球的认识却是越来越深刻,如今我认为不论如何握拍,最重要的是拉球时拍形要控制好,根据来球旋转不同利用手腕进行微调。
二、基本要领
拉球时手臂与身体不能夹得太紧或者离得太远,以能容下一拳为宜。大臂放松,拍头要挺得住,不能吊。重要的是转腰,转腰一词说来容易做到很难,难的是要把力量从腰上传递到大臂再到小臂再到球拍,最后利用收臂的力量把球拉出,注意球拍要往前送,即张晓蓬教授所谓吃球。收前臂时要快,有一气呵成的感觉,忌讳拉球时做慢动作,否则即使动作做对,拉出去的球也不会太转,威胁不大。
三、几个误区
1.只转屁股不转腰。要分清转腰与转屁股是两回事,拉球时千万要用腰带动大臂,而不是只动大臂而不用腰。有些球友拉球时初看动作不错,有模有样,但高手一看就知他只能是用死力,而腰部力量用不上,所谓拉球不协调即是此说。
2.步法不到位。我以前拉球时,每一局比赛(平时)中有时能拉出几个漂亮球,但有时却感觉拉不到球,现在回想起来是自己的步法不到位所致。至于步法的种类我想大多数球友已然知道,但要能在比赛中用出来却需要平时的苦练,比如扑正手用的交叉步即需要多次的练习,乃至成了习惯即可,练步法最好是徒手练习。
3.拉球时身体后仰。此乃大忌,拉球时身体必须前倾,重心在脚尖上,而且重心不能上下起伏太大。
浅谈业余选手怎样学习弧圈球技术
业余选手在学习弧圈球技术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什么时机选择拉弧圈球?
(2)怎样拉不转或者上旋球?
(3)怎样拉强烈的下旋球?
(4)击球的部位。
(5)弧线在拉球中的作用。
(6)拍面角度与发力方向
(7)身体部位跟拉球的关系。
下面将逐个做介绍:
一:什么时机选择拉球?
进攻的技术很多,有拉、打、弹、拨、撕、加力推、推挤、撇、挑都属于进攻的技术,在什么时候运用这些技术是业余选手感到头痛的问题,我见过一些拉球的业余选手,打法非常的单调,进攻的时候一律用拉的动作去回击球,他不管来球的性质跟弧线的高低,都一律的拉,以至于形成了:该发力打的球不打延误了战机。在不出台的球只能用搓的技术去回击,因为心虚。正常的情况下:对方来球只要弧线高无论网前与底线我们都应该发力打,给对方造成压力,而来球的弧线低,出台或者半出台,可以选择拉,当步法不到位或者碰到对方强烈的下旋球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拉吊结合的方法,这样你的球就比较有章法。
二:怎样拉上旋球与不转球?
拉上旋与不转的球,许多业余选手感到是球去顶球拍,不容易发力,出手的弧线长,球容易出界,在拉上旋与不转的球的时候:我们的拍面前倾,引拍与球同高或者高与来球,击球的中上部,整个动作迎前,以向前发力为主,有种“带”出去的感觉,手感好,熟练的球友还可以向对拉的方向发展。错误的动作:击球的中下部,引拍低,沉肩,髋关节与腰下沉得太多,向前上方发力。平时跟朋友练习的时候,多注意提拍跟迎前去击球就有所体会了。
三:怎样拉强烈的下旋?
有的球迷一味的追求“暴”的感觉,觉得十分爽,过瘾,我觉得这样的意识要不得。因为你不可能每个球都能“暴”对方的。后果是:拉球频频下网,影响自己的信心,以至于对自己的拉球技术产生怀疑,或者怪器材的问题,当对方强烈的下旋的时候,假如你还没有王励勤那样的爆发力,与移动的速度你就应该:引拍低于来球,击球的中下部,向前上方摩擦球,同时还注意用身体的重心与拍面的角度去击球,以减低球的旋转,引拍的时候身体的重心应该在右脚(右手握拍者),同时身体放松,在找到球的点的时候,重心由右脚向左脚转移,接触到球的时候整个身体略有紧张感,拍面不要前倾过多,以至于找不到球的点,这个点就是击球点。也就是球的中下部,这样的动作不容易吃转,发力机制好的话,有很好的弧线、速度跟旋转。
四:击球的部位:
上旋球、不转球的击球部位是:中部、中上部、上中部。球越上旋我们的点就越应该靠上。下旋球:中部、中下部、下中部。越下旋的球点就越应该靠下,多多的体会与练习你的命中率就有很大的提高。我们不管练习哪个单项的技术首先必须保证有命中率才去追求质量。否则即使你的球很冲、刁钻,没有命中率对方都不怕你的。
五:弧线在拉球中的作用:
有的球迷不理解弧线的作用,结果是失误很多,自己都没有兴趣了,主要的毛病在于击球的时候没有给球制造弧线,没有制造弧线的意识,除非近网的高球或者搓、摆的技术不用什么弧线外,其它的技术一律的要有弧线,否则是失误很多的。这样的才能制造合理的弧线呢?通常的,上旋球以向前为主,下旋球以向上略带向前就有弧线了,反复的去体会弧线你会学习到乒乓球很多的奥妙的。
六:拍面的角度与发力的方向:
上旋球,拍面前倾以保证球拍能击打到球的点,发力向前,下旋球,拍面不要过分前倾,向前上方发力。
七:身体过部位跟拉球的关系:
有的球迷反复的问我:我拉的球为什么总是无力?速度慢?我看了他的动作以后,主要的是他的发力机制不好,动作不协调、出现发力的脱节现象。跟拉球有密切关系的部位有:脚、腰、肘关节、髋关节、大臂、前臂手腕、手指与身体的重心用动的过程是:迎球是:腰放松,髋关节自然的压在右脚,调节要拍型,大臂前臂引拍到身体的正后方,同时手腕外展,重心始终在右脚,击球时:脚加力蹬地,肘关节迅速收,手腕内收,身体适当的紧张。髋关节前挺,身体的重心转移到左脚。别往了,手指去辅助发力,跟调节弧线。球出手身体马上放松,还原。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北京最好的白癜风专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