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内拧拉技术的问世,标志着进攻再无死角,但是,由于难度较大,业余爱好者很难掌握,而且比赛中的成功率很低。
1、学会用左手找球
拧拉技术的动作非常简单,看几遍张继科的比赛似乎就能学会,但真的到了使用的时候,各种失误就会频繁出现,拧拉十次都未必成功一次,偶尔成功了,也是因为对手发球质量太差,之所以拧拉失败,大多数时候都是因为无法准确的判断出对方发球的落点,即使判断清楚了也没有能及时上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尝试使用左手辅助“找球”。
当对方发球时,使用左手去轻轻托住来球,感受对党发球的落点与旋转,能够较为稳定的接住来球之后,就可以在做好拧拉的准备动作的同时使用左手接球,结合上期判断发球落点的方法,寻找最佳击球点,但是并不击球,继续使用左手接球,感受拧拉时的击球空间和时间。
2、学会正确的摩擦轨迹
拧拉技术的难度非常大,动作形似而神不似也是拧拉失败的重要因素,最关键的原因在与挥拍时的摩擦不够充分,力量全部都用在了挥拍上,导致球拍没有能充分摩擦球的中上部,击球时不是下网就是打飞,无法像张继科一样将球牢牢的控制在手中。
我们将球置于手心,转动手腕,轻轻摩擦球的中上部,体会使用拧拉动作时,球拍与球轻而充分的摩擦感觉。想要能够在接发球是真正的制造出弧线,就需要在体会到充分摩擦的感觉之后,掌握发力摩擦的感觉,由于乒乓球的速度极快,留给选手的击球时间往往只有一瞬间,所以如果只是又轻又慢的摩擦,就无法克服对方来球的旋转,从而导致击球下网。
将球置于左手手掌心,持拍的右手置于左手后方,然后快速转动手腕,向前摩擦球的中上部,依靠球拍的摩擦力制造出旋转,从而使球拥有稳定的弧线,建立起制造弧线的感觉,体会摩擦时对弧线的掌控感及球拍在球上面的正确摩擦轨迹。
3、拧拉技术
掌握以上两步之后,可以说已经具有了拧拉的基本能力,最后要做的就是把击球时机与击球过程结合起来,首选要进行简单的击球练习,那就是左手持球,让球垂直落到球台上,弹起之后右手击球,将球拧拉过去,击球时依然要多加摩擦,保证稳定的弧线与上台率。这个练习拧拉技术的方法非常简单,很快就能掌握,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真正的拧拉技术,。
在接发球时,首选要判断出对方发球的落点与旋转,这一方法在上期已经经过,将不再赘述,右脚上步,然后左手辅助“找球”,位置如同练习中的一样,击球时要有练习中把球扔在球台上的感觉,找准击球点与击球时机后,就可以击球了。
击球时要多摩擦,体会制造与控制弧线的感觉,摩擦掌心静止的乒乓球,与摩擦对方发过来的运动中的带有旋转的乒乓球,两者时间略有区别,真正的接发球可以在击球时借助对方发力的力量,是摩擦更加充分,所以不需要之间的静止练习把这一误差修正之后,就能够真正的掌握拧拉技术了。
往期精彩文章,猜你喜欢
《秋天,你还让小朋友打乒乓球吗?》点我阅读慎入
《日本小学生乒乓比赛火爆朋友圈,未来10年中国可怕的对手》点我阅读
《无臂老头展示乒乓球球技福原爱也服了》点我阅读
《最具观赏性的乒乓球比赛!看完前20秒就服了》点我阅读
《大家好,会做饭的男人最帅,今天张继科教你做菜。》点我阅读慎入
《小朋友逆天回球多拍,不服不行!》点我阅读
《岛国爆笑乒乓球球技打不过我们就来搞笑吗?》点我阅读
《张继科:让刘国梁8个球也打不赢我》点我阅读
《超级经典的91板神球!》点我阅读
《史上最无聊的乒乓球比赛裁判都看懵逼了!》点我阅读慎入
《打乒乓球的男人都是中国好老公!》点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