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以正手对拉来讲,很多人往往因为来球很固定可以不看球,或来球很快不容易看到球只是凭感觉在打球,熟练之后不看球也能打得到,于是很多人就以为自己可以不盯球或误以为自己盯到球。
2、眼睛没有焦距当我们看对方击球时不用盯球也知道球在那边,我们可做一实验,你把眼睛对着网架盯,也会知道对方何时击球,球往那里跑,本身该何时回击球,但这都不够精准,因为对方球拍触球的霎那会起四种变化:速度、方向、摩擦和弧线高低。
如果不能确实看清楚来球性质,将会产生很多无谓的失误,眼睛若有焦距就可确实看清楚,那要怎样做才有焦距,两颗眼珠只盯球其他一概都不看,不管球跑到哪,这就是有焦距。
3、眼神没有节奏和起落所谓眼睛要有节奏是指眼神要有松紧,该仔细盯或不需盯要分清楚,如果你从对方回球,落到对方球台,过网,落到己方球台,弹起,击球,都用力盯球那眼睛势必会很累。
而且球速若很快也会来不及盯球,因此眼神必需略过一格提早回到本身球台准备击球,至于眼神起落,意即眼神不是平视而是有起伏,尤其当球落己方球台,眼神没跟球同步,球弹起时眼神也跟上不来,那将如何瞄球呢?
4、不会用身体带动眼睛当对方回击球到己方球台时,常发现有些人不转动头部而用斜眼看球,头都不动,有些人则是头转来转去,斜眼又没准心,其实应该是身体微微向左右转带动头部看球。
5、不会感应来球以物理现象来谈乒乓球的发球变化,来球旋转、落点、速度、高低等现象必有其因由;亦即球旋转必定和球拍触球厚薄力量大小有关,速度不同的球,球拍吃球厚薄及力量大小也一定有关。
很多学生跟我说他不知道来球长或短,于是我要他把球拍放在桌上不要回击我发过去的下旋球,只要注意球离开球拍时的速度是快还是慢,如此试验了四五次之后大部份的学生都能感觉出;速度快、球就长,来球慢通常是短球,以我的经验发现一般不会感应球的原因如下:
?眼神没有焦距,因为他的视线呈两条平行线没有交叉点,所以无法精准确认来球的旋转度、速度、落点和高度。
?以为如果他的眼睛盯着对方球拍触球后,眼神将来不及回到自己的球台回击对方来球。
?认为击球剎那时的瞄准比盯球还重要。
?认为球到己方球台再来确认比较有安全感,但弄不清楚来球的旋转、飞行轨迹等,到球到己方球台才准备动作击球,你想这样来得及吗?
?机械式的练习会导至产生惰性,假设练习直球时来球速度、高度、落点都一样,他很可能不认真盯球,所以一位瑞典教练讲的好,不管练习任何性质的球都应给他两种不同的现象,如来球速度一快一慢、一高一低、一长一短、左右落点、旋与不旋等来球供学员练习,这样初学者的眼睛将会随着球的变化而更灵活。
不当的眼神对实战有何影响1、心虚个人认为只看清来球,但不盯球和感应球本身,浅意识是心虚的,所以打起球来是应付或大约瞄准。
2、急躁我常听到教练对选手说出手不要太急,但他的眼睛回不到自己球台他一定会急,因他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是不相信教练的话,唯有眼神能够跟球到下降期才能使选手不急,尤其是对付下旋球准备拉球的状态。
3、无法提早准备动作因为你看不准来球性质,所以你必需等来球接近球台才作准备动作,那脚一定踩不稳没有重心,手臂也没有时间向后引拍,回球的品质必然软弱无力。练习方式一般初学者练习正手直球时站位都比较靠近球台,也就是俗称的前台快攻,这样的练习方式会产生下列困扰:
?眼睛跟球的时间太短
前台快攻的眼神看不到来球弹的得多高和下降期,甚至看不到球落在球台的那一点,这样的练习方式会让初学者的眼睛无法跟球,如果让学员离球台一大步练习,他总不至于眼神停在球台上而不跟球上升或下降来击球,当学员瞭解眼神要跟球到下降期才击球时,教练可以要求他在高点击球或上升高期击球,这样学员才能瞭解眼神跟球的意思。
?动作会不完整
近台快攻的主旨就是快,这种方式对初学者会有压力,会应付来球,一般学生手比腰灵活腰比脚灵活,如果再练习近台快攻就很难由下盘往上练,后果就不堪设想。
?发力没感觉
前台快攻意即球拍和球的距离较近,回球的力量大部份借到对方的速度,借力是乒乓球运动中的一项技巧,大部份得分技巧要靠本身发力,如:正反手扣杀、拉弧圈、中远台对拉对杀等都需很大的爆发力,因此初学者练习正手直球时离球台远一点是比较恰当的。
简动
与喜欢的活动不期而遇
让运动更简单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