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幼师咋就成了“大熊猫”?
——本文系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近日,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首批免费招收的40名男幼儿师范生与其他新生一起进入军训期。该校从2002年开始招收男幼儿师范生,但每一年招到的男幼儿师范生寥寥可数。今年这批男幼儿师范生,在数量上超过了多年来所招人数总和。学前教育系新生林福平成为班上唯一1名男生。(11月17日新华)
11月18日,安徽又报导了池州唯一专职男幼师离职的消息。学前教育阶段男幼师的稀缺,早已成为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2013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显示,2013年全国幼儿园专任教师人,其中男幼师33199人,仅占2。2012年江苏省则提出“2015年到2020年,全省每所幼儿园最少有一个男教师”时间表。东部沿海发达省分的江苏省,尚只不过期待每所幼儿园最少有一个男幼师,何况其他地区。男幼师的数量迟迟没法得到有效增加,竟成了幼儿园里的“大熊猫”。
有研究表明,男幼师对幼儿性别意识构成方面具有积极影响,能够增进“阳刚教育”。在性情、情感、语言等方面与女幼师差异显著,特别是在运动和体力方面优于女幼师。男性加入幼师队伍,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因此增加男幼师白癜风专科数量成为政府、媒体、学生家长的共同期待。
但是,长时间受“男主外,女主内”观念影响,男性作为“一家之主”必须承当更多经济责任。幼师工资待遇较低,没法满足男性的经济要求。根据可查到的资料,2009年全国幼儿园教师平均工资只有18532,而初等教育教师为31036,中等教育教师为34169,高等教育教师为47693,幼师工资远低于其他阶段老师工资,仅略高于当年17175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虽然不能将人完全定义为“经济人”,但当下物价高企,特别房价长时间居高不下,男性从事幼师职业经济回报过低,一些男性虽有投身学前教育的理想,但不能不屈服在稻粱谋上。
与此同时,社会对男幼师的认知存在悖论。一方面,不同群体都在大声疾呼增白癜风最佳治疗方法加男幼师的数量;另一方面,却又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从事幼师职业的男性,冒然给他们扣上“没出息”“没本事”的帽子。对男幼师的轻视存在于多数中国人的心里。如果男幼师没法从这份职业中取得应有的社会尊重,即便他们本身能够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也难以舒适有尊严地工作。
近年来,媒体不断曝出幼师虐童事件,幼师职业形象遭到沉重打击,社会美誉度有所下落。虽然说只是少数极端案例,但通过媒体放大效应,此类事件扩大了社会影响,乃至塑造了幼师负面的“呆板印象”。不但工资和社会地位不高,还要遭到他人“另眼”相待,幼师工作自然难以吸引男性加入。
还应看到,在一个社会团体中,来自团体内部的各种关系及个人在该团体中所处的位置,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人对该团体的酷爱。在幼儿园内部,男幼师相比女幼师处于劣势地位。管理岗位一般由女性担当,比如园长1职,这与社会上诸多行业由男性主导出现巨大反差。男幼师看不到职业提升的前景,再加上周围多是女幼师,性别差异让人际交换成为困难。长此以往,即便从事幼师职业的男性,也多有逃离。
因此,如果没法切实有效提升幼师工资水平,纠正传统社会偏见,增进男幼师职位活动和提升男幼师职业尊严感,谁也没法保证新闻报道中的男幼儿师范生终究会从事幼师这1职业。市场经济环境下,幼师相比其他职业并没有多少优势,幼儿园想要吸收足够的男幼师,无异于痴人说梦。乃至不但新的男性不愿进来,原有的男幼师也会不断上演逃“园”大戏。
文/褚延磊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现优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