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跳的练习: 1、单腿连续跳,或换腿跳,增大腿部力量,协调身体能力; 2、双脚跳(蛙跳)、连续双脚跳,增大腿及腹部力量,提高爆发力水平; 3、低姿兔跳,连续兔跳,提高小腿的爆发力; 4、跳台阶,提高踝关节的灵活性与腿部力量; 5、转体跳,体会方向感; 6、侧向跳、并步跳,体会脚掌控制方向的能力。 四、滑的练习: 1、碎步滑,转体碎步滑,提高脚下自我控制能力; 2、前、后、左、右滑的练习,体会不同方向移动时脚掌的控制状态; 3、听信号或看手势进行变向的滑的练习,提高视觉反应、听觉反应能力,掌握快速起动的方法; 4、走与滑的交替练习,跑与滑的交替练习,提高变换移动方式的能力。 通过上述练习后,就可以进行具体的步法移动教学了。启蒙阶段的步法教学大致顺序与内容基本上是: 1、步法的模仿练习,主要内容是单步、换步、跨步、并步、跳步。开始也可以作一些辅助性的练习(详见步法辅助性练习一文),自然的将儿童引导到合理的步法训练上来; 2、模拟步法练习,上述内容的手法与步法结合,开始可以徒手进行,待掌握基本的移动方法后再结合持拍的步法练习,注意身体的协调性; 3、多球情况下的步法练习,及以掌握步法为主要任务的训练过程,通过多球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基本的移动方法; 4、陪练、对练中的步法练习,主要是通过各种球路的练习来体现,在单项基本技术初步定型后就可以开始,不能等单项技术十分熟练后才进行移动的练习,要明确,移动练习同样也是提高技术质量和进一步使动作稳定和熟练的过程,移动中掌握动作要比定点情况下掌握动作的难度要大,但它更具有实用性和实效性,这样形成的动力定型才具有实际意义。 5、双打的步法练习,从小进行一些双打的练习很有必要,双打的最大特点就是移动,而且是在判断基础上的移动,对从小培养儿童学会判断的习惯以及移动的意识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双打移动的距离和移动的方式都比单打的要求高而且复杂,更加有利于步法的形成和提高移动的能力与质量。 6、教学及比赛中的步法练习,通过教学比赛,重点发现步法教学中的存在问题,然后通过专门的步法练习得到改进,对于教练员来说,对队员的步法训练的重视程度应该高于对手法的重视程度,因为队员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决定其发展空间的不是手法而是步法。
乒乓网原创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