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原爱退役了,但91分纪录片见证了她与

10月21日晚,日本乒乓球运动员福原爱发了一条退役微博。

短短个字,回忆了自己27年来的球手生涯,3岁开始打球,5岁来到中国训练,30岁宣布退役,她的前半生几乎都和乒乓球有关。

就像她在微博里说的:“今年要三十岁了,人生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关于在球上。在人生中重要的事情,都是乒乓球教我的。”

这条退役微博发布两小时后,收到了2万条评论和转发,几乎都是祝福,以及超过10万人的点赞。看这流量就知道,爱酱稳坐“中国人最喜欢的日本运动员”称号。

虽然我们以后看不到她在球场杀伐果断了,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一部纪录片来了解这位输球爱哭、平时爱笑、东北话十级的乒乓球手。

福原爱:镜头下的四分之一个世纪

年,日本富士电视台推出了《福原爱:镜头下的四分之一个世纪》,这部纪录片是对福原爱这位现代日本女子乒坛旗帜性人物长达二十多年的跟拍。

一次拍摄中,福原爱问导演:“为什么最开始选择了拍我呢?”

导演佐藤修表示,他看到她“哭着喊着说不要不练,说要继续练然后又接着哭”的那种无论如何不放弃的、坦率的、专注的样子,就决定跟拍爱酱了。

“边哭边打球,中途不放弃”

那个时候的爱酱才4岁,还是个天真幼稚、调皮捣蛋的爱哭鬼,但是在打球这件事上,她已经学会“绝对不中途放弃”,而这句话也是她和妈妈的约定。

委屈到扁嘴,但是也要继续打球

爱酱妈妈的练习手册里,写着小小爱酱的性格特点:非常喜欢乒乓球、不放弃、好强不认输、热心钻研、高度专注力、对胜利渴望。

4岁参加家乡仙台市的低段组(小学二年级以下)比赛;

5岁拿下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冠军;

10岁成为职业选手;

12岁成为日本历史上年龄最小的国家队成员;

15岁成为日本历史上参加奥运会年龄最小的选手;

24岁参加伦敦奥运会,带领日本队获得女子乒乓团体亚军,这是日本乒乓球界第一块奥运奖牌;

28岁参加里约奥运会,带领日本队拿下团体铜牌。

这一路走来,她边哭边打,过关斩将,成为日本乒乓球界最受欢迎的球手,而一切成功也并不是水到渠成,爱酱完全是靠着一股子热爱和韧劲儿坚持做着自己想做的事。

4岁上场比赛,爱酱这位幼儿园孩子就打败了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她小小的手上写着与妈妈之间的暗号“集中、时机”。

但在竞争全国八强时,爱酱因为发球手法不正确,多次被裁判和对手教练提出。

正确的发球姿势,张开手掌抛球

爱酱做不好这个动作

被裁判警告的爱酱困惑又无助,边打边哭完成了比赛,但还是无缘八强,最终她的首次全国大赛定格在泪流满面的16强。

现在爱酱回忆起4岁时比赛的那个场馆,还是觉得很大很大,毕竟那个时候穿着米奇帆布鞋、足足比其他选手矮两个头的她,就要开始人生最初的挑战了。

爱酱家里的客厅摆了一个乒乓球桌,她每天幼儿园放学后都跑着回家练发球。

一个月后,因为不会发球在赛场痛哭的爱酱在仙台市大赛中获得冠军,这是她人生中第一个第一名。

一开始打球,爱酱和妈妈就约定“绝对不中途放弃”,所以在每次训练中,即使自己状态不好,但依然哭着请求妈妈和自己继续练球。

“12岁与中国结缘”

时间一晃到了爱酱12岁,她以特邀选手身份与前中国队员何智丽对决,惨败。比赛结束后,何智丽称:“在中国,福原爱这样的选手有个。”就是这句话,激发了爱酱的心,她想来中国看看中国乒乓球究竟多厉害。

在中国,她一边克服着生活上的困难,一边在专业技能上不断磨练自己,从那时起,她的梦想有了一发千钧的力量。

年复一年,爱酱从小时候的爱哭鬼变成了日本最年轻的全国冠军,她的经历对伊藤美诚、石川佳纯、平野美宇等日本新生代的乒乓球运动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她们以福原爱为目标,希望像她一样为了梦想坚持不懈。

很多人认为福原爱是“天才少女”,而她真正的天才之处在于把梦想和热爱这件事做到了极致。

如今退役回归家庭生活的爱酱,虽然不参加比赛,但是作为一个乒乓球运动员,作为一个妻子,都会在场边默默


转载请注明:http://www.sxjujiatang.com/gaishu/gaishu/15232.html


当前时间: